[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器参数测试能力验证物品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65054.2 | 申请日: | 2023-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0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安伟;陈龙坡;迟雷;沈彤茜;焦龙飞;桂明洋;周晓黎;彭浩;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20 | 分类号: | G01R31/20;G01R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参数 测试 能力 验证 物品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适用于能力验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容器参数测试能力验证物品及制备方法,该电容器参数测试能力验证物品包括PCB板、被测电容器、密封板和保护壳体;PCB板设有第一校准口、第二校准口和参数测试口;被测电容器安装在PCB板的背面;密封板设置在PCB板的下方,密封板上与被测电容器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窗孔;PCB板和密封板位于保护壳体的内部,且保护壳体的上底、PCB板和密封板依次贴合固定;保护壳体的上底设有第二窗孔,第一校准口、第二校准口和参数测试口通过第二窗孔暴露在外界,使得测试夹具能够夹取能力验证物品进行测试。本申请的电容器参数测试能力验证物品能够满足能力验证要求,从而有效地对参加者进行全面考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能力验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参数测试能力验证物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力验证是利用试验室间的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校准、检测能力或检查机构的检测能力的一项活动。能力验证活动指任何用于评价实验室能力的实验室间的比对和测量审核。
电容器参数测试能力验证项目是一种常见的能力验证活动,其要求给电容器施加指定的电信号,例如1kHz/1V或1MHz/1V等,并测得指定的电参数。目前,电容器电容量能力验证项目所使用的电容器能力验证物品,基本都是以标准件的形式或者使用类似标准件的结构,通过将被测能力验证物品直接接到LCR测试仪表上进行验证。
然而,上述标准件或者类似标准件的电容作为能力验证物品,只对参加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了考察,更近似是对参加者的设备进行计量活动,违背了能力验证项目的初衷,无法满足能力验证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器参数测试能力验证物品及制备方法,以解决标准件或者类似标准件的电容无法满足能力验证要求的问题。
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器参数测试能力验证物品,包括:PCB板,设有第一校准口、第二校准口和参数测试口;被测电容器,安装在所述PCB板的背面;密封板,设置在所述PCB板的下方,所述密封板上与所述被测电容器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窗孔;保护壳体,所述PCB板和所述密封板位于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且所述保护壳体的上底、所述PCB板和所述密封板依次贴合固定;所述保护壳体的上底设有第二窗孔,所述第一校准口、所述第二校准口和所述参数测试口通过所述第二窗孔暴露在外界,使得测试夹具能够夹取所述能力验证物品进行测试。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数测试口包括两个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一校准口包括两个无电气连接的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二校准口包括两个电气连接的金属化过孔。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校准口、所述第二校准口与所述参数测试口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CB板的正面设有第一标记、第二标记和第三标记,所述第一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校准口的位置,所述第二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校准口的位置,所述第三标记用于指示所述参数测试口的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体包括壳体上部、壳体下部、壳体左部和壳体右部;所述壳体上部为开口朝下的第一U型槽,所述壳体下部为开口朝上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和所述第二U型槽的侧板边缘处设有上下相互对应的凹凸结构,用于所述壳体上部和所述壳体下部的上下对接;所述壳体左部和所述壳体右部均为平板结构,与所述壳体上部和所述壳体下部固定连接,形成盒状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部的底面设有多个第一螺孔;
所述PCB板的边缘和/或角处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螺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螺孔;所述密封板的边缘和/或角处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螺孔一一对应的第三螺孔。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部的外表面上设有能力验证计划的代码和能力验证物品的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河北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5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