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风灾遥感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92359.2 | 申请日: | 202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8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于亚凤;陈圣波;穆永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高分遥感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20/13;G06V20/52;G06V10/764 |
代理公司: | 长春中科长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8 | 代理人: | 陈陶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风灾 遥感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业遥感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玉米风灾遥感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目标区域的多时相遥感影像;S2: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并得到预处理后的影像;S3:对预处理后的影像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得到玉米种植区域;S4:确认玉米风灾的监测评价指标,选取比值植被指数差值、土壤湿度及日最大风速作为玉米风灾的监测评价指标;S5:对比值植被指数差值、土壤湿度及日最大风速进行归一化处理;S6:建立玉米风灾监测指数;S7:对阙值进行划分。本方案充分考虑了玉米风灾的灾后因子和致灾因子,并对灾害程度进行了分级,可有效提高监测精度,理论性和实用性强,可为灾后损失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遥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风灾遥感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可作为粮食、饲料、油料、能源和制药企业的原料而被广泛使用,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玉米在我国谷物增产总额中的贡献率为40%,在我国粮食和饲料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玉米的平均单产水平已由70年代的180公斤增至现在的375公斤,高产地区和高产地块的亩产量已高达800-900公斤,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恶劣天气增加,自然灾害每年都不同程度发生,其中风灾是玉米主产区难以抵卸的自然灾害,严重制约和危害着玉米的高产和稳产性能。
玉米风灾是瞬时性灾害,袭击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容易引起玉米大面积的倒伏,从而造成枝叶折断,枝叶变黄等现象,使玉米在片刻之间减产甚至绝收,因此,需要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玉米风灾进行监测,以减小风灾的危害程度。现有的玉米风灾遥感监测方法主要是基于监督分类提取倒伏面积,利用气象站点资料战力回归分析模型,精度和实用性有限。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从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出发,将遥感信息与其他致灾因子相结合的玉米风灾监测模型,以有效提高监测精度,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玉米风灾遥感监测方法,通过将比值植被指数差值、土壤湿度以及日最大风速相结合作为评价风灾监测的指标来建立玉米风灾监测模型,可定量评价玉米风灾发生后的不同受损程度,有效提升监测精度与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风灾遥感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目标区域的多时相遥感影像;
S2: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并得到预处理后的影像;
S3:对预处理后的影像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得到玉米种植区域;
S4:确认玉米风灾的监测评价指标;
S5:对玉米风灾的监测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S6:建立玉米风灾监测指数;
S7:对阙值进行划分。
优选的,步骤S4中选取比值植被指数差值、土壤湿度及日最大风速作为玉米风灾的监测评价指标。
优选的,步骤S6中利用层析分析法确认比值植被指数差值、土壤湿度及日最大风速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权重,玉米风灾监测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CS=0.75×ΔRVI+0.15×S+0.1×W
其中,S为土壤湿度,W为日最大风速,ΔRVI为比值植被指数的差值。
优选的,步骤S7中的阙值划分方法如下:
当CSμ-0.5×θ时,即为玉米风灾重度;
当μ-0.5×θCSμ时,即为玉米风灾中度;
当θCSμ+0.5×θ时,即为玉米风灾轻度;
当CSμ+0.5×θ时,即为玉米无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高分遥感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吉林高分遥感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2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