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谱选择性低发射率的红外隐身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96455.4 | 申请日: | 202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0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宏;李杨;卢松涛;秦伟;洪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28 | 分类号: | G02B5/28;C23C14/34;C23C14/08;C23C14/10;G02B1/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谱 选择性 发射 红外 隐身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谱选择性低发射率的红外隐身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红外隐身涂层存在耐温性差、阻碍辐射散热等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红外隐身涂层具有周期性多层膜结构,周期性多层膜结构由高折射率材料层和低折射率材料层组成,可实现在红外波段下选择性发射的效果。高折射率材料层和低折射率材料层均为红外波段的优选窗口材料,热匹配性较好,可以有降低涂层在红外波段的温度,残余热应力较小,且各层间具有优异的附着力,无互相渗透现象存在,膜层不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谱选择性低发射率的红外隐身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隐身飞机需求不断增加,隐身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红外隐身作为隐身技术中一种重要的类别,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红外隐身,其概念是指消除或减小目标与背景间中远红外波段两个大气窗口(3~5μm,8~14μm)辐射特性的差别。目前红外隐身技术中,常用的手段有两种: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波段或是降低其红外辐射出射度,其中后者是最常见的技术手段。
由Stefan-Boltzmann定律:M=εσT4,红外辐射出射度与温度T以及发射率ε有关。因此降低红外辐射出射度M,实现红外隐身,理论上可通过降低目标表面温度或发射率来实现。在当前的隐身手段中,常见的是在目标表面涂覆低发射率涂层。
传统的红外低发射率涂层在整个红外波段都具有较低的发射率,覆盖了红外探测的窗口波段,但是不具备选择性低发射的特点。全波段降低红外发射率会影响热传导的过程,导致热量集聚、温度上升。结合Stefan-Boltzmann定律,温度的升高导致了红外辐射出射度的增加,增加了可探测性。由此可见传统的红外隐身涂层带来了隐身与散热的兼容问题。因此,理想的红外隐身材料应该具备的性能特点是:在红外探测窗口波段,即3~5μm和8~14μm波段,材料具有较低的发射率,以降低其可探测性;而在非窗口波段的发射率应尽可能高,使热量可及时扩散,达到散热的要求。因此,研制具有光谱选择性发射的红外隐身材料,解决红外隐身与辐射散热的矛盾,是实现红外隐身的关键。
基于上述问题,迫切需要提供一种制备简单、红外隐身性能好的新型红外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红外隐身涂料在降低表面红外辐射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可见光、微波的反射,不利于隐身,以及还存在耐温性差、阻碍辐射散热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谱选择性低发射率的红外隐身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光谱选择性低发射率的红外隐身涂层,该涂层为两个层膜叠加结构,每个所述的层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层和低折射率材料层周期交替叠加而成,第一个层膜的中心波长为λ1,第二个层膜的中心波长为λ2;其中,3≤λ1≤5μm,8≤λ2≤14μm,第一层膜位于基底材料上,第二层膜位于第一层膜上。
进一步限定,相邻高折射率材料层和低折射率材料层间通过化学键结合。
进一步限定,第一个层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层和低折射率材料层至少交替叠加两个周期而成。
更进一步限定,第一个层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层和低折射率材料层交替叠加两个周期而成。
进一步限定,第二个层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层和低折射率材料层至少交替叠加两个周期而成。
进一步限定,第二个层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层和低折射率材料层交替叠加一个周期而成。
进一步限定,高折射率材料层的折射率为3.8,低折射率材料层的折射率为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6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