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04976.X | 申请日: | 202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55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吕承龙;高远金;耿志广;吕敬伟;詹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F02M37/04;F02M37/22;F02M37/54;F02M31/125;F02N19/04;B60K1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刘彦伟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供给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燃油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燃油供给系统的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供给系统包括主供油机构、副供油机构和除气切换机构(1),所述主供油机构包括柴滤(4)和相互连通的大油箱(2)和小油箱(3),所述小油箱(3)中集成附加供油泵(32)和若干加热管(31),所述小油箱(3)通过所述柴滤(4)连通发动机(100);所述副供油机构包括副油箱(5),所述副油箱(5)设置输油管(51),所述除气切换机构(1)连接于所述大油箱(2)、所述柴滤(4)和所述副油箱(5)之间,所述除气切换机构(1)具有三种工作状态:
第一状态,将所述柴滤(4)和所述大油箱(2)连通;
第二状态,将所述副油箱(5)和所述柴滤(4)连通;
第三状态,将所述副油箱(5)和所述大油箱(2)连通,且连通所述柴滤(4);
所述燃油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0、确定所述发动机(100)启动;
S200、获取环境温度Te、所述大油箱(2)的液位La和所述副油箱(5)的液位Lb;
S300、比较所述副油箱(5)的液位Lb与第一设定液位Lb1的大小,比较所述大油箱(2)的液位La与第二设定液位La1的大小,比较所述环境温度Te与预设温度Te1的大小;
S400、在S300中,若所述副油箱(5)的液位Lb大于等于第一设定液位Lb1,且所述大油箱(2)的液位La小于第二设定液位La1,且所述环境温度Te小于预设温度Te1时,使所述除气切换机构(1)处于第二状态;
S500、在S400进行一段设定时间t1后,使所述除气切换机构(1)处于第三状态,且设定时间t2后,返回S300;
S600、在S300中,若所述副油箱(5)的液位Lb大于等于第一设定液位Lb1,且所述大油箱(2)的液位La小于第二设定液位La1,同时所述环境温度Te大于等于预设温度Te1时,使所述除气切换机构(1)处于第三状态,且设定时间t2后,返回S300;
S600、在S300中,若所述副油箱(5)的液位Lb小于第一设定液位Lb1时,或当所述副油箱(5)的液位Lb大于等于第一设定液位Lb1同时所述大油箱(2)的液位La大于等于第二设定液位La1时,使所述除气切换机构(1)处于第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位于S100之前的如下步骤:
S001、获取环境温度Te并确定所述环境温度Te小于第一设定温度T1;
S002、获取所述小油箱(3)内的燃油温度Tf,并确定所述小油箱(3)内的燃油温度Tf小于第一设定温度T1;
S003:所述加热管(31)通电并对所述小油箱(3)内的燃油进行电加热;
S004:间隔第一设定时间Tj1后,小油箱(3)内的第一供油泵通电;
S005:间隔第二设定时间Tb2后对发动机(100)进行启动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位于S100之后的如下步骤:
S006:间隔第三设定时间Tb3后所述附加供油泵(32)断电;
S007:获取所述发动机(100)的冷却水的水温,并判断所述发动机(100)的冷却水的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水温限值Tw;
S008:当所述发动机(100)的冷却水的水温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水温限值Tw时,所述加热管(31)断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02中还包括位于获取所述小油箱(3)内的燃油温度Tf之后,且位于确定所述小油箱(3)内的燃油温度Tf小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T1之前的:
判断温度传感器无故障,判断所述温度传感器无故障包括:判断所述小油箱(3)内的燃油温度Tf与环境温度Te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油温限值Ts,若所述小油箱(3)内的燃油温度Tf与环境温度Te的差值小于所述设定油温限值Ts,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无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49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