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3704.4 | 申请日: | 202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3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韩丹;王清秀;王春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可视化 连续 神经 阻滞 导管 留置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监测装置2、收容装置3和联通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固定架11,固定连接固定架11底部的带刹车万向轮12、滑槽连接固定架11顶部滑动架13、螺纹连接滑动架13侧壁的调节旋钮14、固定连接滑动架13左端上部的收纳仓15和机械臂16;所述监测装置2包括滑槽连接滑动架13内部的监测箱21、固定连接监测箱21正面的控制面板22、固定连接监测箱21内部的给药机构23、神经刺激仪24、分别固定连接控制面板22和神经刺激仪24的超声线25和神经刺激线26、分别固定连接超声线25和神经刺激线26另一端的超声探测器27和神经刺激贴片28、固定连接监测箱21左端下侧的接口29;所述收容装置3包括卡槽连接固定架11内部的收容箱31、绞连接收容箱31正面的箱门32、固定连接收容箱31内部侧壁的紫外线灯管33;所述联通装置4包括压力监测机构41、固定连接压力监测机构41右端和接口29左端的连接管42、固定连接压力监测机构41左端的输出管43、固定连接输出管43末端的医用接头44、固定连接压力监测机构41顶部与控制面板的压力监测线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底部设置有底板111,所述万向轮12固定连接底板111下表面四角、所述收容箱31固定连接底板上表面;所述滑动架13中端设置有支撑板131、所述监测箱21固定连接支撑板131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仓15内部收容神经刺激贴片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16包括固定连接动架13左端上部的固定槽161、滑动连接固定槽161内部的移动块162、转动连接移动块162内部的大臂163、转动连接大臂163末端的小臂164、转动连接小臂164末端的夹持部165、固定连接夹持部165内部的弹簧166;所述超声探测器27卡扣连接夹持部165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机构23包括固定连接监测箱11顶部右端的入药口231、固定连接入药口231底端的储液仓232、固定连接储液仓232内部的液位传感器233、固定连接储液仓232左侧的抽液泵234、固定连接抽液泵234输出端与接口29右端的连通管235、固定连接连通管235中部的流量传感器2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药口231设置有三个;所述储液仓232分别对应入药口231设有三个;固定连接每个储液仓232左侧外壁的电磁阀237、固定连接电磁阀237左端与抽液泵234右端的支管23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箱31顶部中间位置和箱门32关闭时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磁铁3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机构41包括外壳411、固定连接外壳411中部上端的监测仓412,固定连接监测仓412顶端内壁的隔离弹性膜413、位于隔离弹性膜413上端的且固定连接监测仓412顶部内壁的压力传感器4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2外表面设置有屏幕、按键和警报灯;所述液位传感器233、抽液泵234、流量传感器236、神经刺激仪24、超声探测器27、紫外线灯管33、压力传感器415均电性连接至控制面板2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S1:使用前,使用者将医用未拆封导管与穿刺针放置入收容箱31内部,将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调节固定装置1高度,便于使用者使用;此时将一定量的阻滞麻醉过程中所需使用的药剂注入监测箱21内部的储液仓233内部;通过控制面板22设置流量传感器236警报值、抽液泵234初始动作速率;
S2:使用时,将神经刺激仪24的正极神经刺激贴片28贴附于靠近刺激部位的皮肤位置,从收容箱内31取出穿刺针打开,将神经刺激仪24的负极神经刺激贴片28与穿刺针的尾部连接,并打开超声探测器27;
S3:将穿刺针刺入人体,并且操作超声探测器27的超声探头在刺入位置处寻找可视角度,操作人员根据超声可视化装置所显示的影像引导穿刺针引导至待阻滞的神经位置处;
S4:打开神经刺激仪24,通过控制面板22调节放电脉冲时间,并观察所刺激的神经是否出现指定的肌肉动作;当出现指定的肌肉动作时停止电刺激,通过穿刺针接口连接注射器以向目标神经位置处注射局麻药物,从而完成首次神经阻滞;若无对应的肌肉动作,需微调穿刺针尖端的位置,并再次进行电刺激,直至调整至出现指定的肌肉动作时停止电刺激,通过穿刺针接口连接注射器以向目标神经位置处注射局麻药物,以完成首次神经阻滞;
S5:完成首次神经阻滞后,从收容箱31取出留置导管、通过穿刺针内的通孔穿入留置导管,并使得导管从穿刺针尖端处伸出;通过超声探测器27探头实现超声可视化,对留置导管进入体内的端部伸出位置及长度进行观察,确定留置导管进入体内端部的开口处于待阻滞神经位置处;此时通过人工手动将机械臂16放至超声探测器27探头所监测位置,通过夹持部165将超声探测器27探头夹持固定于监测位置;同时在穿刺针内持续送入留置导管时一并逐渐向体外退出穿刺针,并操作超声探测器27探头实时监测留置导管进入人体段端部开口所处位置的稳定性,待留置导管完全通过穿刺针并与穿刺针脱离后,在皮肤的穿刺位置处固定留置导管,完成可视化置入导管留置。
S6:所述导管固定后,处于体外端头与可拆卸接头连接,可拆卸接头与装置医用接头44连接,抽液泵234、流量传感器236和压力传感器414联合把控注入药物的速率、压力以及流量大小,进而实施连续神经阻滞及48小时内术后镇痛;
S7:但在输入药剂过程中需要对输入药剂进行更换时,只需要通过控制面板22控制当前使用储液仓232的电磁阀237关闭,同时控制所需更换药剂对应储液仓232外的电磁阀237打开,即可进行药物更换,此过程全程密封,避免拆装注射器等装置造成时间浪费及外界污染;
S8:观察麻醉效果,并在手术过程中适时调整用于神经阻滞的麻醉药物输注速度和剂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37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