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3704.4 | 申请日: | 202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3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韩丹;王清秀;王春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可视化 连续 神经 阻滞 导管 留置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监测装置、收容装置和联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连接固定架底部的带刹车万向轮、顶部滑动架、侧壁的调节旋钮、连接滑动架上部的收纳仓和机械臂;监测装置包括滑动架内部的监测箱、连接监测箱正面的控制面板、内部的给药机构、电刺激装置、远端连接控制面板和电刺激装置的超声探测器和电刺激贴片;联通装置包括压力监测机构、连接压力监测机构左端的输出管、连接输出管末端的医用接头。本发明通过设置各机构互相配合,可以在导管留置的过程中实现可视化和神经刺激定位、可以实时监测输注速度和注射压力、可以实现多种药物密封供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续神经阻滞麻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次神经阻滞可通过超声可视化和神经电刺激的方式实现精确定位,但是麻醉时间一般为3至5个小时,这主要是受到单次药物注射的影响。但是在6至24个小时的手多指离断再植术过程中,单次神经阻滞显然无法满足长时间的显微外科手术及术后的镇痛需求,此时就需要用到连续神经阻滞麻醉技术。
连续神经阻滞麻醉是通过留置导管连续注射麻醉药物来满足长时间手术的需求,但是现有技术中导管留置的过程无法实现可视化和神经刺激定位,留置导管位置精度不可控,并且留置导管无法在短时间内大量给药以完成首次快速起效神经阻滞,留置导管输注速度和注射压力受限,快速和较高压力的输注会导致留置导管位置偏移,位置变化,影响麻醉效果;并且现有现有技术中导管留置后,在需要进行多种药物注射时需要不断更换注射器,此过程中需要注射器与导管接口需要不断的断开与连接,可能造成外界空气中的细菌污染接口,将细菌带入患者体内引发感染。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具有在导管留置的过程实现可视化和神经刺激定位、可以实时监测输注速度和注射压力、可以实现多种药物密封供给,避免更换注射药物更换注射器过程中造成接口被污染的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超声可视化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留置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监测装置、收容装置和联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连接固定架底部的带刹车万向轮、滑槽连接固定架顶部滑动架、螺纹连接滑动架侧壁的调节旋钮、固定连接滑动架左端上部的收纳仓和机械臂;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滑槽连接滑动架内部的监测箱、固定连接监测箱正面的控制面板、固定连接监测箱内部的给药机构、神经刺激仪、分别固定连接控制面板和神经刺激仪的超声线和神经刺激线、分别固定连接超声线和神经刺激线另一端的超声探测器和神经刺激贴片、固定连接监测箱左端下侧的接口;所述收容装置包括卡槽连接固定架内部的收容箱、绞连接收容箱正面的箱门、固定连接收容箱内部侧壁的紫外线灯管;所述联通装置包括压力监测机构、固定连接压力监测机构右端和接口左端的连接管、固定连接压力监测机构左端的输出管、固定连接输出管末端的医用接头、固定连接压力监测机构顶部与控制面板的压力监测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底板下表面四角、所述收容箱固定连接底板上表面;所述滑动架中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监测箱固定连接支撑板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仓内部收容神经刺激贴片。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臂包括固定连接动架左端上部的固定槽、滑动连接固定槽内部的移动块、转动连接移动块内部的大臂、转动连接大臂末端的小臂、转动连接小臂末端的夹持部、固定连接夹持部内部的弹簧;所述超声探测器卡扣连接夹持部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给药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监测箱顶部右端的入药口、固定连接入药口底端的储液仓、固定连接储液仓内部的液位传感器、固定连接储液仓左侧外壁的抽液泵、固定连接抽液泵输出端与接口右端的连通管、固定连接连通管中部的流量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3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