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31247.3 | 申请日: | 202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4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奥煌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5/00;B21D26/02;B21D3/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照伟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线 外壳 加工 模具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涨模具和整形模具;
水涨模具包括第一上模、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内开有可贴合中间胚体的第一模槽,第一下模内开有可贴合中间胚体的第二模槽,所述第一模槽与第二模槽可拼合为纺锤形中间坯体的形状,第一模槽与第二模槽的两端分别插有可抵紧扁管两端的芯棒,芯棒内开有可接通外设液体介质的第一通道;
整形模具包括一次整形模具和二次整形模具,一次整形模具包括第二上模、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上模下端开设有一次上成型腔,一次上成型腔包括上侧边和下侧边,上侧边包括依次连通的一次第一通槽、一次第一斜形槽、一次第二通槽、一次第二斜形槽和一次第三通道,下侧边包括依次连通的一次第四通槽、一次第三斜形槽、一次第五通槽、一次第四斜形槽和一次第六通槽,上端开设有与一次上成型腔相匹配且形状一致的一次下成型腔,一次上成型腔和一次下成型腔配合构成封闭状态的成型腔,沿模具的中线将成型腔分为左成型腔和右成型腔,还包括与左成型腔形状一致的两个一次模芯;
二次整形模具包括第三上模、第三下模,第三上模下端开设有二次上成型腔,二次上成型腔包括沿轴向依次连通的二次第一通槽、二次第一斜形槽、二次第二通槽、二次第二斜形槽、二次第三通槽;二次第三下模上端开设有二次下成型腔,二次下成型腔包括沿轴向依次连通的二次第四通槽、二次第三斜形槽、二次第四斜形槽、二次第五通槽;二次上成型腔和二次下成型腔配合构成封闭状态的成型腔,成型腔沿模具的中线对称,还包括与一半成型腔形状一致的两个二次模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模外套接有可拆卸的二次模芯压圈。
3.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准备材料:圆管按成型后两个成型件体积的105%~110%下料加工成扁管;
步骤2、成型:将扁管放入水涨模具第一下模的纺锤形的第二槽模内,并上下合模压紧;
步骤3、一次水涨:水涨模具的芯棒封堵扁管两端,并通过芯棒的第一通道向扁管内加压液体介质,水涨形成中间坯体,液体介质加压的压力为20~30Mpa;
步骤4、锯断:取出中间坯体后从中间坯体中心锯断得到两个待整形坯体;
步骤5、切割:采用激光切割机切割扁管的侧壁开口并削孔,得到材料体积等于成型后的拉线外壳材料体积的待整形坯体;
步骤6、二次整形:将第二模具与水涨模具替换,将上模芯棒安装至两侧缸相对面上,启动多向液压机,两侧上模芯棒对中将工件挤压整形;
步骤7、退火:将工件加热至500~550℃,保温时间2~8h后冷却得到成品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之前还包括对水涨模具内表面上润滑石墨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之前还包括对工件两端开口倒角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圆管为Q355无缝圆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之前还包括对扁管外表面缠绕覆盖防水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奥煌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奥煌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312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