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抗性性状的组合分子标记、KASP检测引物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35532.2 | 申请日: | 202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0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罗鹏;吕颖;张鑫;何熙平;胡超群;王艳红;任春华;陈廷;江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陈洁娣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凡纳滨 对虾 肝肠 抗性 性状 组合 分子 标记 kasp 检测 引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抗性性状的组合分子标记、KASP检测引物及应用。该组合分子标记位于凡纳滨对虾基因组未特征化基因LOC113820209上游Psubgt;358/subgt;位点和Psubgt;339/subgt;位点,其中Psubgt;358/subgt;位点为C/T型SNP标记,Psubgt;339/subgt;位点为T/C型SNP标记。该组合分子标记采用KASP技术进行检测,当Psubgt;358/subgt;位点和Psubgt;339/subgt;位点的基因型组合为T/T、C/C时,凡纳滨对虾对肝肠胞虫抗性较强,当Psubgt;358/subgt;位点和Psubgt;339/subgt;位点的基因型组合为其它类型时,对肝肠胞虫敏感。该组合分子标记、KASP检测引物可用于检测相应位点的基因型,并用于凡纳滨对虾育种材料的筛选,对于促进抗肝肠胞虫对虾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动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抗性性状的组合分子标记、KASP检测引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凡纳滨对虾种业对于支撑整个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是我国及世界对虾第一大养殖品种。近十余年,我国对虾养殖社会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病害爆发频繁,对虾养殖产业遭受到较大冲击。养殖户对于对虾养殖品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追求生长速度转化为抗病兼具生长等多优性状的需求。近十余年,经过我国科学家的持续努力,已经培育出14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截止2022年12月),但现有的凡纳滨对虾新品种均为单一类别性状突出,并且多为生长、抗逆或抗病毒性状,对于针对其它病原类别的抗性育种或抗性新品种未见报道。
虾肝肠胞虫(EHP),又名“肠道上皮细胞孢子虫”,于2003年被首次发现,2009年从生长缓慢的斑节对虾中分离并命名,主要感染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2012年以来开始爆发流行,并逐步成为世界性的对虾养殖病害。虾肝肠胞虫,属真菌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微孢子虫,主要寄生于对虾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及肠道上皮细胞内,成熟孢子为卵圆形,孢子外被一层孢壁,对恶劣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这一特征导致肝肠胞虫广泛分布于对虾养殖环境,对虾一旦感染,极难从养殖系统内清除。凡纳滨对虾感染肝肠胞虫并不会导致急性死亡,患病对虾的病程往往较长,严重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养殖的凡纳滨对虾普遍存在肝肠胞虫感染现象,从感染率来讲,肝肠胞虫已经成为危害凡纳滨对虾养殖最为严重的病原种类。
综合上述,选育具有肝肠胞虫较强抗性的对虾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当前国内外均未见针对抗肝肠胞虫感染性状对虾选育的报道。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指通过QTL定位或者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挖掘出与性状直接相关的分子标记,实现对目标性状的直接选择,可以极大地提高对虾选育效率和准确率,目前未见在对虾中挖掘与抗肝肠胞虫感染相关的分子标记的报道。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C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PCR,KASP)是一种基于常规PCR和荧光检测的基因型分型技术,KASP技术具有成本低、准确、快速等优点,能够在普通实验室实现高通量基因分型的需求,因此在分子标记的发现以及大规模的目标基因型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至今,在对虾分子标记的检测方法,未见采用KASP检测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凡纳滨对虾抗肝肠胞虫性状相关的组合分子标记、检测分子标记基因型的KASP引物组合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35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