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1816.2 | 申请日: | 202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8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安;洪奕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聚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B29C35/1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邹建聪 |
地址: | 36231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生物降解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由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制作设备制作而成,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制作设备包括机座及设置在机座上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冷却辊及导辊,冷却箱固定在机座上,冷却箱包括入膜口及出膜口,冷却辊可转动设置在冷却箱内,冷却辊包括对薄膜一面进行冷却的上冷却辊及对薄膜另一面进行冷却的下冷却辊,上冷却辊位于冷却箱的入膜口,下冷却辊位于上冷却辊的下方,导辊可转动设置在机座的出膜口处,导辊将经上冷却辊及下冷却辊冷却后的薄膜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冷却辊包括进水轴及辊体,进水轴一端设置进水口,进水轴沿轴向方向设置多个出水口;辊体包括内筒及外筒,内筒内形成供进水轴插入的空腔,内筒上设置与出水口对应的入口,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冷却腔,外筒一端设置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外筒内侧壁延伸形成多个导热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上冷却辊的多个出水口的出水方向朝上,下冷却辊的多个出水口的出水方向朝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制作设备还包括风冷装置,风冷装置设置在机座上,风冷装置包括风冷架、风冷杆、安装座、进风管及出风箱,风冷架固定在机座上,风冷杆可转动设置在风冷架上,安装座固定在风冷杆上,进风管一端用于连接冷源,进风管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出风箱固定在安装座上,出风箱与进风管连接,出风箱上设置多个出风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出风箱内设置挡风板,挡风板呈弧形状,挡风板上设置多个出风通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制作设备还包括供料装置,供料装置包括料架及料箱,料架固定在机座上,料箱设置在料架上,料箱连接用于输入物料的进料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料箱包括外壳、内箱、挡板及出料斗,外壳底部设置外壳管,内箱底部设置用于插入外壳管的内箱管,挡板设置在外壳一侧,出料斗可移动设置在外壳上,出料斗包括进料口及出料口,出料斗正方向移动而使外壳管的物料进入进料口且出料口被挡板挡住,出料斗反方向移动而使外壳管的物料不进入进料口且出料口不被挡板挡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内箱外壁包括便于起振杆拨动的倾斜面,倾斜面上设置第一触头,外壳内侧壁设置可与第一触头接触的第二触头,第二触头与第一触头接触后发送信号至报警装置以及时供料。
10.一种抗菌生物降解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料箱内;
S2,料箱内的物料输送至挤压机构,挤压机构挤出熔融状材料至吹塑成型装置;
S3,吹塑成型装置将材料吹塑成薄膜;
S4,风冷装置将冷风吹至薄膜表面以进行初步冷却;
S5,冷却装置的第一冷却辊将薄膜下表面进行冷却;冷却装置的第二冷却辊将薄膜上表面进行冷却;
S6,收卷装置将冷却后的薄膜收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聚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聚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18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