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245660.5 申请日: 2023-03-15
公开(公告)号: CN116391618A 公开(公告)日: 2023-07-07
发明(设计)人: 朱昌叁;魏秋兰;陈荣;刘海龙;肖玉菲;黄华希;伍思宇;杨卓颖;梁文汇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A01G31/00;A01G24/10;A01G24/15;A01G24/28
代理公司: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代理人: 谢美萱
地址: 530002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药用 苦木 组培快繁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种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选择;(2)外植体灭菌;(3)初代诱导培养;(4)继代增殖培养;(5)生根培养;(6)炼苗移栽。本发明将灭菌后的外植体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培养成初始芽,再将初始芽接种于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获取继代丛芽,再剪取单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经过培养后,获取组培生根苗,经炼苗移栽后,获取出圃组培苗。本发明实现了高效诱导、增殖、生根,芽诱导率、增殖系数和生根率高,苗木质量好,培育周期短,从而降低苦木组培产业化育苗中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俗名熊胆树、黄楝树、苦皮树、苦檀木、苦树等,为苦木科(Simaroubaceae)苦木属(Picrasma)落叶或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皮通常有苦味,叶互生,有时对生,通常成羽状复叶,少数单叶,自然生长于海波1000m左右山坡、山谷、山地杂木林中,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以广东、广西最多。苦木全株可入药,其茎、枝、叶、根内含苦木素、异苦木素、苦树素、苦木酮碱等十几种生物碱、苦味素类及黄酮类等,具有抑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外伤感染和脓肿等有显著疗效;兽医用苦木皮治牛咳嗽胃炎、大小肠热症、炭疽病等,民间还有以苦树作土农药,杀灭蔬菜及园林害虫。此外,苦木可作为石山绿化植物,因此,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以及药用价值。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用药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自然状态下,苦木生长速度缓慢,产量十分低。目前苦木多以野生为主,极少人工栽培,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林农大量砍伐野生资源,甚至连根挖走,苦木资源几乎遭毁灭性破坏,自然更新小苗很少,其遗传品质严重枯竭。现单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保证苦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筛选出优良种源甚至无性系进行人工种植是必然趋势。传统苦木苗木繁育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性繁殖(种子繁殖),苦木系杂性异株,有的是单性花,不结实,有两性花的,结实很少,种子有休眠期,促萌芽较困难,因此种子繁殖难以满足生产应用的需求;种子培育的苗木生产上林份分化大,林相参差不齐,无法实现规模利用。另一种无性繁殖(分株繁殖),在幼根上发出新芽,形成独立的新植株,其繁殖速度慢,根的数量受限,成活率难以保证。

通过组培繁育苗木,能够在短时间内繁育出大量具有优良性状并且一致的苗木,不受繁殖季节等因素的限制,因此,苦木组培快速繁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是开展苦木规模化人工种植的关键。目前关于苦木组织培养研究方面报道很少,专利公开号CN 107593459A公开了一种苦木组培快繁的技术,该技术以苦木细嫩孢子叶为外植体,经过外植体消毒、GGB诱导、增殖、分化、生根,得到生根苗,但该技术存在着育苗周期长的问题,在GGB诱导培养时,需培养22天外植体才长出根毛;在增殖培养时,GGB培养32天才明显增大;在GGB分化培养时,需培养32天才分化出不定芽;且诱导生根时需培养22天,育苗历经周期长。

然而苦木在组织培养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组培继代芽增殖过程中,褐化和玻璃化现象严重,芽尖易枯褐坏死;二是诱导率和增殖系数偏低、组培苗木培育周期长,难以应用其进行规模化繁育苗木。因此,急需一种育苗周期短、增殖系数和生根率高、苗木质量好的苦木组培快速繁育方法,为苦木大规模苗木生产、人工种植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通过外植体选择、外植体灭菌、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实现了高效诱导、增殖、生根,芽诱导率、增殖系数和生根率高,培育周期短,苗木质量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56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