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用长距离智能调节的电动滑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49686.7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6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沈燕芳;过毅;席静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6 | 分类号: | B60N2/06;B60N2/02;G06V40/12;G06V40/16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陈捷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长距离 智能 调节 电动 滑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用长距离智能调节的电动滑轨,涉及汽车座椅滑轨领域,本发明是通过采集日常调节过程中长距离调节的手动调节曲线,再将手动调节曲线和与之对应的使用人员进行匹配对应,从而构建基础的量化数据以匹配不同的使用人员,再将对应人员的数据进行筛选剔除异常数据,同时提取手动调节曲线并分别构建生成使用人员对应的筛选特优集合,通过累积大量手动调节曲线的筛选特优集合生成多个智能调节曲线,以对应不同的使用人员,从而构建生成动态匹配集合,当使用人员再次使用时,通过识别特征的匹配自动调取与之对应智能调节曲线并进行自动化的控制感应滑轨单元的运动,实现智能化的空间调控以匹配不同使用人员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滑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用长距离智能调节的电动滑轨。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通过滑轨实现座椅相对车体的滑动,大多数座椅滑轨为手动式,即通过人自身前后用力来实现座椅的前后滑动,对于长度较长的滑轨(比如大于350mm)而言,若仍采用手动式滑动,操作性和舒适性方面均不佳,因而电动滑轨应运而生;
其中公开号为CN110626222A的汽车座椅的电动滑轨,使其在与内轨配合的基础上还具有容纳线缆的空间,规避单独设置容纳线缆的型腔结构,但是其还存在一些缺陷,由于使用人员的体格和使用习惯不同,因此造成其需要的使用空间不同,因此当使用人员通过手动控制电动滑轨移动的过程中或当使用人员更换位置时,造成使用人员需要重新控制其位置,无法进行自动匹配使用人员日常空间需要,导致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滑轨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是通过感应滑轨单元安装汽车座椅,通过控制感应滑轨单元的机械部件进行汽车座椅的长距离调节,通过感应采集日常调节过程中长距离调节的手动调节曲线,再将手动调节曲线和与之对应的使用人员进行匹配对应,从而构建基础的量化数据以匹配不同的使用人员,再将对应人员的数据进行筛选剔除异常数据,同时提取手动调节曲线并分别构建生成使用人员对应的筛选特优集合,通过累积大量手动调节曲线的筛选特优集合生成多个智能调节曲线,以对应不同的使用人员,从而构建生成动态匹配集合,当使用人员再次使用时,通过识别特征的匹配自动调取与之对应智能调节曲线,从而进行自动化的控制感应滑轨单元的运动,实现智能化的空间调控,以匹配不同使用人员的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用长距离智能调节的电动滑轨,包括感应滑轨单元,所述感应滑轨单元电性连接有汽车中控平台,所述汽车中控平台信号连接有识别登录单元和手动调控单元;
识别登录单元用于驾驶人员录入面容信息或指纹信息并发送注册信息,当注册成功后汽车中控平台将注册信息进行储存,且将注册成功的时刻标记为注册时刻,识别登录单元包括识别组件,识别组件用于采集特征信息;
手动调控单元用于驾驶人员通过手动调节的方式调节驾驶中感应滑轨单元的位置,手动调控单元包括手动调节旋钮和或手动触感模拟条,手动触感模拟条设有虚拟滑条;
感应滑轨单元用于接收手动调控单元的控制方式并生成手动调节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滑轨单元包括轨道架,所述轨道架固定安装于汽车车架内,所述轨道架滑动卡接有滑架和限位滑箱,所述限位滑箱固定设于滑架的中部,所述滑架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座椅卡口,所述座椅卡口用于连接汽车座椅,所述限位滑箱内转动设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端对称设有主动蜗齿和传动蜗齿,所述主动蜗齿转动设于限位滑箱内,且主动蜗齿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与滑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蜗齿的外端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且传动蜗齿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转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9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中器及串口复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增强组件光强的单轴跟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