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超软夹网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3425.9 | 申请日: | 202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9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聪;陈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一(福建)超纤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D06N3/12;D06N3/04;D04H1/4291;D04H1/435;D04H1/4382;D04H1/46;D01F6/46;D01F1/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王清燕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超软夹网 合成革 制备 工艺 | ||
1.一种超薄超软夹网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夹网布送入装有含浸液的浸渍槽中进行含浸处理后,入水预凝固,然后置于90-110℃的温度下进行整烫处理至夹网布的含液率为43-47%,得含浸处理后的夹网布;
步骤二,在含浸处理后的夹网布上涂布一层改性浆料,然后凝固成膜、再经水洗、烘干得基布;
步骤三,将面层母粒送入螺杆挤出流延机熔融挤出,流延于基布上,冷却得所述夹网合成革;
所述夹网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比将40-50%的涤纶纤维和50-60%的改性柔软纤维一起放入开包机内进行开包,使两种纤维混合得混合纤维;
(2)依次对混合纤维进行粗开松和精开松,使涤纶纤维和改性柔软纤维混合均匀,然后送入储棉箱中暂存;
(3)经喂棉箱将储棉箱中的混合纤维送入梳理机中进行梳理,使纤维充分分梳并组成网状纤维薄层,然后经铺网机将网状纤维薄层均匀折叠至所需的厚度和宽度;
(4)将经铺网机铺好的纤维网喂入针刺机内,使纤维相互交织,制备成针刺坯布;
(5)经烘干定型机对针刺坯布进行加热定型,以获得厚度为1.50-1.56mm的夹网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超软夹网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柔软纤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丙烯80-90份、柔软母粒3-5份、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8-12份、硬脂酸酰胺2-3份、聚乙烯蜡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超软夹网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柔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所需重量份对各原料进行称重,然后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B、将获得的混合料输送到螺杆挤压机中熔融挤压,得到熔融浆料;
C、将获得的的熔融浆料过滤、计量后输入纺丝箱体内,经过喷丝孔喷丝,再经气流冷却牵伸形成所述改性柔软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超软夹网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母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丙烯70-80份、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10-15份、壳聚糖1-3份、硬脂酸锌3-5份、氨基改性聚硅氧烷1-2份、聚乙烯醇树脂6-9份、聚丙烯酰胺1-2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薄超软夹网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组分按所需重量份计量称重,然后将聚丙烯与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送入混合机中加热混合,得预混物;
B、将预混物与其他原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牵引、切粒,以获得柔软母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超软夹网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浆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N,N-二甲基甲酰胺1000份、木粉35份、活性剂10份、回软剂9份、色浆30份、聚氨酯树脂260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超软夹网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浸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N,N-二甲基甲酰胺150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0-15份、聚氨酯树脂2000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超软夹网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在含浸处理后的夹网布上涂布一层改性浆料,然后经浓度为28-32%的DMF溶液凝固后,依次送入第一水槽、第二水槽中进行一次水洗与二次水洗,最后在160-180℃下烘干,得基布;其中,第一水槽中的水温为70-90℃,第二水槽的温度为30-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超软夹网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面层母粒送入螺杆挤出流延机前,先在75-80℃下,干燥3-4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超软夹网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烘干定型机的温度为133-1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一(福建)超纤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科一(福建)超纤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34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尘式EPE光伏胶膜生产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设备调试方法及相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