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装盘工站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80790.2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3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段徽庆;韩鹏;马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瑞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43/08;B65G65/32;B65G47/91;B07C5/34;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汪莉萍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盘工站 方法 | ||
1.自动装盘工站,用于将经过出货检验后的工件分类装入托盘(20),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0);
托盘供料机构(1),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
分版放料机构(2),与所述托盘供料机构(1)间隔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所述分版放料机构(2)包括不合格收料模组(21)及多个放料模组,所述不合格收料模组(21)用于放置不合格工件,各个所述放料模组用于分别放置检验合格但工件批次不同的所述工件,且所述不合格收料模组(21)位于所述托盘供料机构(1)的输出端;
取料机构(3),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所述取料机构(3)用于将所述托盘供料机构(1)的所述托盘(20)分别抓取至各个所述放料模组上、及用于扫描所述工件并根据扫描信息将所述工件分类放至各个所述放料模组或者所述不合格收料模组(21)的所述托盘(20)上;
多个所述放料模组包括沿Y轴依次并列设置的用于放置混料批次工件的第一放料模组(22)、用于放置非主批次工件的第二放料模组(23)及用于放置主批次工件的第三放料模组(24);
所述分版放料机构(2)还包括:出料输送件(25),位于所述第三放料模组(24)的下游,所述出料输送件(25)能够将所述第一放料模组(22)、所述第二放料模组(23)及所述第三放料模组(24)上的所述托盘(20)输送出;
所述自动装盘工站还包括:
不合格输送模组(4),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且位于所述托盘供料机构(1)的下方,所述不合格收料模组(21)能够沿Z轴向下移动至所述不合格输送模组(4),以将所述不合格收料模组(21)上的所述托盘(20)转运至所述不合格输送模组(4),所述不合格输送模组(4)用于叠设多个所述托盘(20)并输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盘工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上沿X轴依次设置有上料位(101)、分料位(102)和定料位(103),所述上料位(101)用于接收来料,所述来料为由多个所述托盘(20)叠设形成的叠设托盘(30),所述不合格收料模组(21)位于所述定料位(103)的下游,所述托盘供料机构(1)包括:
分料件(11),位于所述分料位(102),所述分料件(11)用于将所述叠设托盘(30)单个分开;
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定料位(103),所述定位件用于定位由所述分料件(11)分出的单个所述托盘(20),以使所述取料机构(3)抓取所述托盘(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装盘工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3)包括:
机械手本体(31),所述机械手本体(3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
吸盘件(32)及吸工件(33),所述吸工件(33)位于所述吸盘件(32)的内侧,所述吸盘件(32)和所述吸工件(33)的一端均与所述机械手本体(31)的另一端驱动连接,所述吸盘件(32)和所述吸工件(33)的另一端能够分别吸附所述托盘(20)和所述工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装盘工站,其特征在于,经过出货检验后的所述工件位于载具(51)内,所述载具(51)的顶端面盖设有盖板(52),所述自动装盘工站还包括:
拆盖机构(5),与所述托盘供料机构(1)相对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所述取料机构(3)位于由所述托盘供料机构(1)、所述分版放料机构(2)和所述拆盖机构(5)围设成的内侧空间(7)内,所述拆盖机构(5)用于接收所述载具(51)并能够拆开所述盖板(52),以使所述取料机构(3)抓取所述载具(51)内的所述工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装盘工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拆盖机构(5)沿X轴滑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所述拆盖机构(5)包括沿X轴并列设置的拆盖组件(53)和顶升组件(54),所述顶升组件(54)用于接收所述载具(51)并能够沿Z轴向上顶升所述载具(51),所述拆盖组件(53)用于抓取所述顶升组件(54)上的所述载具(51)的所述盖板(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瑞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瑞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07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石墨坩埚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气体箔片轴承滚动测试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