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人腺病毒5型-诺如病毒GII.4-VP1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283149.4 申请日: 2023-03-17
公开(公告)号: CN116515771A 公开(公告)日: 2023-08-01
发明(设计)人: 申硕;汪梦俊;裴捷;于代冠;刘睿伦;周金戈;王泽鋆;郭靖;孟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12N7/01 分类号: C12N7/01;C12N15/861;C12N15/40;C07K14/08;A61K39/12;A61P31/14
代理公司: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代理人: 方晖
地址: 430000 湖北省***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重组 病毒 gii vp1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株重组人腺病毒5型‑诺如病毒GII.4‑VP1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病毒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诺如病毒的目的蛋白的基因插入包含腺病毒5型的基因组的单拷贝质粒中构建出重组质粒,然后经酶切线性化、转染、病毒拯救、纯化等步骤获得重组腺病毒颗粒。其表达的病毒样颗粒的构象与天然诺如病毒类似,且颗粒形态完整。该重组腺病毒颗粒经灌胃给药小鼠后,可诱导诺如病毒中和抗体及肠道黏膜IgA的产生。本发明证实了以重组人腺病毒5型为载体,表达的诺如病毒的目的蛋白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自组装形成诺如病毒VLP,为以人腺病毒为载体的诺如病毒口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毒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重组人腺病毒5型-诺如病毒GII.4-VP1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s)为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 family)诺如病毒属(Norovirus genus)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根据其病毒衣壳蛋白基因(VP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可将诺如病毒分为7个不同的基因组:GⅠ~GⅦ。GⅠ、GⅡ、GⅣ有在人际中传播的能力。其中,GⅡ组4型(GII.4)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引发急性肠胃炎病例最多的诺如病毒优势流行株。

诺如病毒没有合适的体外细胞培养体系,使得诺如病毒疫苗的研发进程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诺如病毒衣壳由主要结构蛋白VP1和次要结构蛋白VP2组成。研究表明,仅由90个二聚体形式的VP1,共180个亚基即可以自组装形成一个直径约40nm的二十面体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由VP1蛋白包装形成的VLPs在形态和抗原性上与具有传染性的诺如病毒颗粒类似。

口服给药对诺如病毒疫苗而言,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给药方式。与传统的肌肉注射相比,口服免疫途径能够将疫苗直接递送到诺如病毒的侵染部位。而因为人腺病毒5型(hAd5)能够感染人的肠道组织,当将重组腺病毒递送到肠道部位后,重组腺病毒能够进入到黏膜细胞,在细胞内部表达其所携带的抗原基因。产生的抗原蛋白能有效刺激机体黏膜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IgA,从而使机体能够抵抗病毒的感染。因此,研究以腺病毒5型作为载体的诺如病毒疫苗对诺如病毒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重组人腺病毒5型-诺如病毒GII.4-VP1毒株(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所述毒株命名为rAd5/NoV-GⅡ.4-VP1,已于2023年2月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中国,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308。

该毒株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诺如病毒的目的蛋白,并自组装为诺如病毒的病毒样颗粒。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重组人腺病毒5型-诺如病毒GII.4-VP1毒株(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诺如病毒的目的蛋白的基因插入腺病毒5型的基因组中构建出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经酶切线性化、转染、病毒拯救、纯化等步骤获得重组腺病毒颗粒。

具体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重组人腺病毒5型-诺如病毒GII.4-VP1毒株(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诺如病毒的目的蛋白的基因序列插入到包含腺病毒5型的基因组的单拷贝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

(2)将所述重组质粒经酶切线性化后,转染至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传代培养,拯救出重组人腺病毒5型-诺如病毒GII.4-VP1,收集含病毒样颗粒的病毒收获液;

(3)对所述病毒收获液进行扩大培养、纯化,得到重组人腺病毒5型-诺如病毒GII.4-VP1毒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3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