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玉米种植土壤施肥用开沟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87807.7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9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鹏;丁文金;刑艳;王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C5/06;A01C15/16;A01C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玉米 种植 土壤 施肥 用开沟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大豆玉米种植土壤施肥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施肥部件(120)、传动部件(130)以及开沟部件(140);
所述施肥部件(120)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10)连接在壳体(110)一侧,所述开沟部件(140)设置在壳体(110)内侧,所述施肥部件(120)通过传动部件(130)与开沟部件(140)连接;
所述施肥部件(120)包括肥箱(310)、充肥箱(320)以及排肥组件,所述充肥箱(320)连接在肥箱(310)底部,所述排肥组件设置在充肥箱(320)内部,所述充肥箱(320)内部形成充肥室(330),所述充肥箱(320)内底部开设有出肥口(340);
所述排肥组件包括排肥轴(350)、排肥轮(360)以及连接轮(370),所述排肥轴(350)活动设置在充肥箱(320)上,且穿过充肥室(330),所述排肥轮(360)以及连接轮(370)设置在排肥轴(350)上,所述排肥轮(360)以及部分连接轮(370)位于充肥室(330)中,所述排肥轮(360)上设置有充肥孔(380),所述充肥孔(380)与出肥口(340)位置对应,所述充肥室(330)包括充肥区(3301)、清肥区(3302)、护肥区(3303)以及排肥区(3304),所述充肥区(3301)与肥箱(310)位置对应,所述清肥区(3302)位于排肥轮(360)上方,所述排肥区(3304)位于排肥轮(360)下方,且位于出肥口(340)上方,所述护肥区(3303)位于清肥区(3302)与排肥区(3304)之间的充肥室(330)的边缘位置;
所述开沟部件(140)包括开沟辊(410)、种沟圆盘(420)以及肥沟圆盘(430),所述开沟辊(410)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连接轴(490)活动设置在壳体(110)两侧,所述开沟辊(410)上设置有若干个种沟圆盘(420)以及若干个肥沟圆盘(430),若干所述肥沟圆盘(430)与若干种沟圆盘(420)相互间隔等距设置,所述施肥部件(120)与肥沟圆盘(430)数量与位置对应;
所述传动部件(130)包括第一连杆(440)、第二连杆(450)、第一齿轮(460)、第二齿轮(470)以及曲柄(480),所述第一连杆(440)连接在连接轴(490)上,所述壳体(110)上活动设置有第一齿轮(460),所述第一齿轮(460)上连接第二连杆(450),所述第一连杆(440)与第二连杆(450)通过曲柄(480)活动配合,所述第二齿轮(470)通过联轴组件与排肥轴(350)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60)与第二齿轮(470)啮合,所述第一连杆(440)长度等于第二连杆(450)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玉米种植土壤施肥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铲沟部件(150),所述铲沟部件(150)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10)连接在壳体(110)上,所述铲沟部件(150)包括液压伸缩杆(230)、缓冲组件(240)以及铁铲组件(250),所述液压伸缩杆(230)输出端连接顶板(260),所述缓冲组件(240)包括伸缩杆(2401)、缓冲弹簧(2402)以及底板(2403),所述底板(2403)与顶板(260)平行,若干所述伸缩杆(2401)分为两组,每组有四个伸缩杆(2401)以及四个缓冲弹簧(2402),所述伸缩杆(2401)固定端连接在顶板(260)上,所述伸缩杆(2401)移动端连接在底板(2403)上,所述伸缩杆(2401)上套设一个缓冲弹簧(2402),所述铁铲组件(250)包括肥沟铲(2501)以及种沟铲(2502),若干所述肥沟铲(2501)以及若干种沟铲(2502)均呈线性阵列设置在底板(2403)底部,若干所述肥沟铲(2501)与若干肥沟圆盘(430)的数量以及位置对应,若干所述种沟铲(2502)与若干种沟圆盘(420)的数量以及位置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78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