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碰撞后自动破窗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0372.5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陆发燕;张淑芳;李俊;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0 | 分类号: | B60R21/00;B60R21/01;B60R21/013;B60R21/0132;B60R21/02;B60R21/015;A62B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碰撞 自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碰撞后自动破窗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性连接的破窗控制模块、碰撞感知模块、车身控制模块、驾驶员监测模块、乘客监测模块、360全景环视模块、语音控制模块和车窗破碎装置,在碰撞发生后,驾驶员监测模块和乘客监测模块启动人员动作监测,车身控制模块中的门锁状态监控单元监测门锁状态,360全景环视模块监测车门门锁状态,破窗控制模块判断与识别是否需要执行破窗,并根据用户设置启动语音确认,控制在侧门内部安装的车窗破碎装置破碎车窗玻璃,实现在汽车碰撞后侧门无法打开的极端情况下,自动破碎汽车车窗玻璃,增加逃生通道,降低发生人员二次伤害的风险,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舱电子及汽车碰撞被动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碰撞后自动破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碰撞是指由人和车参与的、在道路上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和财物损失的意外情况,具有突发性、频发性、涉及面广等特点,一旦发生对人身伤害极大的碰撞,将会对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和伤害,具有极强的负面社会影响。因此,各大汽车企业、零部件制造商在汽车的主动、被动安全领域不断研发,对主动、被动安全技术进行持续优化。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汽车的主动、被动安全技术也不断完善。但是由于碰撞角度、碰撞速度等众多的影响因素的影响,造成碰撞后车辆破坏的位置、程度不可预料,碰撞后车辆破坏的状态各异。
目前,车辆碰撞后的逃生通道主要是通过打开侧门的方式,乘客进行逃生,但是车辆碰撞的各种情况中,前碰、测碰等都容易造成侧门变形、损坏,极端情况无法打开车门。现有的常规方案是在车辆驾驶室内部提前放置安全锤,在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下,利用安全锤将车窗玻璃砸碎,利用车窗逃生。目前,虽然大小型客车等商用车已按规定配备安全锤,但乘用车、私家车等小型轿车的安全锤配备率普遍偏低,存在极端情况无法打开车门,且车窗无专业工具无法破碎的情况,增加人身二次伤害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碰撞后自动破窗系统及方法,能够在汽车碰撞后侧门无法打开的极端情况下,自动破碎汽车车窗玻璃,增加逃生通道,降低发生人员二次伤害的风险,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汽车碰撞后自动破窗系统。
一种汽车碰撞后自动破窗系统,包括电性连接的破窗控制模块、碰撞感知模块、车身控制模块、驾驶员监测模块、乘客监测模块、360全景环视模块和车窗破碎装置;
所述碰撞感知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状态,并反馈碰撞信号至各个模块;所述车身控制模块包括门锁状态监控单元,所述门锁状态监控单元、驾驶员监测模块、乘客监测模块、360全景环视模块分别用于监测门锁状态、驾驶员的实时动作状态、乘客的实时动作状态、车门门锁状态,并将门锁状态信号、驾驶员和乘客动作意图信号、驾驶员和乘客离开信号、车门状态信号发送至破窗控制模块;
所述破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信号,基于信号的优先级,判断是否需要破窗,并发送破窗指令至车窗破碎装置,控制车窗破碎装置执行破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碰撞感知模块还用于反馈碰撞强度信号至车身控制模块,所述碰撞强度根据碰撞时的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确定强弱。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驾驶员监测模块和乘客监测模块分别用于监测驾驶员和乘客的实时动作状态,根据实时状态视频进行动作识别,判断驾驶员和乘客是否有意图打开车门;
若在设定时间内监测到驾驶员和乘客连续撞击车门,则判定驾驶员和乘客有意图打开车门,将驾驶员和乘客动作意图信号反馈至破窗控制模块;
若在设定时间内监测到驾驶员和乘客撞击车门后离开车辆,则将驾驶员和乘客离开信号反馈至破窗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信号的优先级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0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智能钢材弯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