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模式通信的卫星定位的位移变化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26273.4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8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王海洋;缪海宾;赵静;郑忠宇;李明;封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G01S19/4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地址: | 11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式 通信 卫星 定位 位移 变化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式通信的卫星定位的位移变化监测方法,包括:基于4G数据传输模组以及LoRa传输模组建立双通道网络互联形成定位终端与监测该定位终端给定的反馈信号;获取与各所述反馈信号中对应的信关站标识坐标参数、通信卫星标识坐标参数、信号发送时间以及信号接收时间;基于所述双通道网络互联的信关站位置集合、关于该信关站的标识坐标参数以及监测该信关站的通信卫星的标识坐标参数,计算各信关站将所述反馈信号发送至对应的通信卫星所需的请求时长。该发明提供的基于多模式通信的卫星定位的位移变化监测方法,基于双通道网络互联在4G信号较差的环境下自动切换至LoRa传输,从而保证实时定位信号的持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定位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模式通信的卫星定位的位移变化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定位的普及应用,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的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卫星数据传递是基于网络进行了连接访问和获取的。
参考公开(公告)号:CN110794431A,公开(公告)日:2020-02-14,公开的一种车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本系统利用系统平台、移动通讯网络、因特网络将汽车行驶记录仪、卫星定位、卫星导航、油耗、自检功能、定时监控、定距监控、速度监控、区域监控、线路监控集于一体,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接口和BDS接口与监控中心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和移动位置的定位,实现对车辆实时监管、调度、遇险报警远程网络监控的目的。
以及,公开(公告)号:CN105841701A,公开(公告)日:2016-08-10一种离线导航方法、装置,该导航方法包括:确定本机处于无法获取地理位置信息的离线状态;读取用于表征空间活动轨迹的导航数据,解析所述导航数据成导航路线;依据本机方位传感器的即时感知数据获取本机的行姿状态,调用本机交互功能接口以示出所述行姿状态与所述导航路线的匹配结果。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用于执行所述生成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离线状态下的导航方案,其在离线状态下可以利用智能设备自身装配的方位传感器判断本机当前的行姿状态,从而判断本机是否按照导航路线行走,继而使得智能设备可以在完全脱离GPS的情况下实现离线导航,而且适用于各种复杂空间环境,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包括上述专利的现有技术中可以看出,网络的状态决定了定位终端与通信卫星的数据输出的速度。受地面地形影响,如果在多山地带、桥洞、隧道等这类通讯网络比较差或者无法接收通讯信号的时候,定位终端与通信卫星就会发生断链。虽然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提前缓存的方式对提前预设导航路线进行提前缓存,但是定位终端的内存量、路面实时状态变化以及用户路线变化等方面的因素对就显得比较尴尬。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式通信的卫星定位的位移变化监测方法,包括:
基于4G数据传输模组以及LoRa传输模组建立双通道网络互联形成定位终端与监测该定位终端给定的反馈信号;
获取与各所述反馈信号中对应的信关站标识坐标参数、通信卫星标识坐标参数、信号发送时间以及信号接收时间;
基于所述双通道网络互联的信关站位置集合、关于该信关站的标识坐标参数以及监测该信关站的通信卫星的标识坐标参数,计算各信关站将所述反馈信号发送至对应的通信卫星所需的请求时长;
根据与各所述反馈信号对应的信号发送时间、信号接收时间以及所述请求时长,计算所述定位终端与各所述通信卫星之间的通信距离,并根据各所述通信距离对所述定位终端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的,根据所述4G数据传输模组主导下的信关站位置集合、所述信关站标识坐标参数以及所述通信卫星标识坐标参数,计算信关站将所述反馈信号发送至对应的通信卫星经历的请求时长。
作为优选的,基于第一通信卫星获取与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对应的目标信关站标识坐标参数和目标通信卫星标识坐标参数;
在第一信关站位置集合中,获取与所述目标信关站标识坐标参数对应的定点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62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