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酶协同发酵改善菜籽粕品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3072.5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5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连;熊平文;宋文静;陈将;黄江南;宋琼莉;韦启鹏;邹志恒;徐川辉;苏炜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37;A23L5/20;A23K10/26;A23K10/22;A23K10/14;A23L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创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94 | 代理人: | 徐敏杰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发酵 改善 菜籽 品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酶协同发酵改善菜籽粕品质的方法。先将菜籽粕进行预处理,再用惰性吸附载体进行固态发酵,发酵结束得到发酵产物加无菌水和酶制剂进行液态酶解,再将酶解产物干燥,即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将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降低的同时提高菜籽粕中小肽的含量进而提升菜籽粕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酶协同发酵改善菜籽粕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菜籽粕是油菜籽制油后所剩余的副产品。菜籽粕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性蛋白饲料资源,其蛋白质含量为35%-42%,氨基酸组成合理,菜籽蛋白为全价蛋白质,几乎不存在限制氨基酸。与大豆粕相比,菜籽饼(粕)中蛋氨酸、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含量较高,仅赖氨酸含量略低于大豆蛋白,同时,菜籽粕含有较丰富的矿物质,其中含量为常用植物性饲料中最高。因此,菜籽粕是畜禽饲料极有价值的潜在的蛋白原料。
但菜籽粕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硫苷、植酸、芥酸和单宁酸等,限制了其在食品、饲料行业中的应用。其中硫苷为主要的抗营养因子,分解后会生成恶唑烷硫酮、异硫氰酸酯、腈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对动物甲状腺、肝、肾都会产生毒害作用;植酸主要能与蛋白质、铜、锌、钙等营养物质结合形成难以消化的络合物,降低菜籽粕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由于菜籽粕蛋白中小肽含量低,相比于豆粕、鱼粉蛋白更难被消化。
为了改善菜籽粕的品质,降低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硫苷、植酸含量并提高小肽含量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虽然早期的物理法、化学法能有效降低有毒物质,但存在试剂残留、营养损失等问题。酶解法虽可以提升菜籽粕中肽类物质的含量,但是产物中存在部分苦味肽,既影响了饲料口味,又增加了处理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目前现有菜籽粕饲料营养价值低、抗营养因子含量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菌酶协同发酵以制备可降低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硫苷、植酸含量并提高菜籽粕中小肽含量,进而提升菜籽粕饲料品质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菌酶协同发酵改善菜籽粕品质的方法,先将菜籽粕进行预处理,再用惰性吸附载体进行固态发酵,发酵结束得到发酵产物加无菌水和酶制剂进行液态酶解,再将酶解产物干燥,即可。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中,具体的,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菜籽粕预处理:将菜籽粕用水浸泡,在浸泡完成前30min进行高温高压均质处理,处理处理完成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②固态发酵:将预处理后的菜籽粕、惰性吸附载体混合置于发酵容器中,进行发酵,发酵期间采用低强度交变磁场辅助发酵;
③液态酶解:将发酵产物与无菌水混合后加入中性蛋白酶恒温酶解,将酶解产物干燥,即可。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中,菜籽粕预处理步骤中,菜籽粕用水浸泡4-6小时,在浸泡完成前30min进行高温高压均质处理,压力控制在30MPa-50MPa、温度为121℃,处理时间为30min,处理完成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惰性吸附载体为200目牡蛎壳粉,具体惰性吸附载体制备步骤为:将200目牡蛎壳粉与微生物菌种发酵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121℃灭菌20-30min,待混合液冷却即得。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微生物菌种选自黑曲霉、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酵母菌中的单株菌种或其组合。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惰性吸附载体与按含有菌种的培养基(培养液)重量比为1:40。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微生物菌种优选为多种菌种的组合,按含有菌种的培养基(培养液)重量占菜籽粕原料重量(干重)百分比计,分别为分别为黑曲霉1-40%、凝结芽孢杆菌0.5-10%、粪肠球菌0.1-10%、酵母菌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30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钻孔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车规级电压调整电路的通用老炼测试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