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材料的无痕纠偏覆合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5083.3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5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肖占春;郑友来;郭凯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八塔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7/04 | 分类号: | B65H37/04;B65H23/032;B65H20/20 |
代理公司: | 浙江金杜智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511 | 代理人: | 任婷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灵***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材料 纠偏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柔性材料的无痕纠偏覆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步骤:
S01、图像拍摄步骤:图像识别装置(3)针对柔性材料(a)和柔性基底(b)拍摄图像画面且传送给纠偏控制单元(1-33);
S02、计算步骤:所述纠偏控制单元(1-33)基于所述拍摄图像的画面计算出柔性材料(a)和柔性基底(b)的调整数据,并基于所述调整数据产生运动控制数据;
S03、覆合运动步骤:所述纠偏控制单元(1-33)控制运动机器人(4)带动无痕纠偏覆合装置(1)的提取部(1-2)刺取所述柔性材料(a)后的搬运移动,将所述柔性材料(a)覆盖所述柔性基底(b)进行覆合;
所述提取部(1-2)包含有针(1-21)并采用穿刺的方式结合柔性材料(a);
S04、纠偏运动步骤:所述纠偏控制单元(1-33)控制所述无痕纠偏覆合装置(1)上的紧固部(1-4)与至少部分所述柔性材料(a)相紧固结合,撤销所述提取部(1-2)与所述柔性材料(a)的穿刺关系,然后对所述柔性材料(a)进行外轮廓的调整纠偏;
所述紧固部(1-4)采用压合的方式与柔性材料(a)相结合。
2.一种柔性材料的无痕纠偏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覆合方法对柔性材料(a)进行纠偏;
所述无痕纠偏覆合装置包含有:
承载部(1-1),所述承载部(1-1)用于提供承载各构件的基础;
提取部(1-2),直接或间接的设置于所述承载部(1-1)上,所述提取部(1-2)用于提取柔性材料(a);
纠偏部(1-3),设置于所述承载部(1-1)上、用于驱动并控制纠偏动作,所述纠偏部(1-3)包含有驱动纠偏动作的纠偏动力源(1-31)、规范纠偏动作轨迹的纠偏轨道(1-32)、控制纠偏动作方向及幅度的纠偏控制单元(1-33)以及执行纠偏动作的纠偏执行端(1-34);
紧固部(1-4),设置于所述纠偏执行端(1-34)上、用于与至少部分所述柔性材料(a)相紧固以配合所述纠偏部(1-3)的纠偏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痕纠偏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部(1-2)也设置于所述纠偏执行端(1-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痕纠偏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执行端(1-34)包含有作用于所述柔性材料(a)较长边的长边执行端(1-341)、作用于所述柔性材料(a)较短边的短边执行端(1-342)、以及作用于所述柔性材料(a)两条边相交部分区域的角部执行端(1-343);
其中,所述长边执行端(1-341)和所述短边执行端(1-342)为双向移动的执行端,所述角部执行端(1-343)为四向移动的执行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痕纠偏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部(1-2)通过斜向插入的针(1-21)穿刺所述柔性材料(a)来实现柔性材料(a)的提取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痕纠偏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行轨迹平行设置、且相邻的若干根所述针(1-21)构成一个穿刺针组;
所述提取部(1-2)通过交错插入的穿刺针组穿刺所述柔性材料(a)来实现柔性材料(a)的提取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痕纠偏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部(1-4)包含有:
摆动紧固件(1-41),铰接于所述紧固部(1-4)上,通过摆动到达压合所述柔性材料(a)的位置;
紧固动力源(1-42),用于驱动所述摆动紧固件(1-41)的摆动动作;
防滑部(1-43),设置于所述摆动紧固件(1-41)压合所述柔性材料(a)的一端,用于防止所述柔性材料(a)被紧固后的滑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痕纠偏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紧固件(1-41)由两侧的紧固摆臂(1-411)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紧固摆臂(1-411)之间的紧固压条(1-412)构成,所述防滑部(1-43)形成于所述紧固压条(1-412)压合于所述柔性材料(a)的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八塔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安吉八塔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50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