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型钢结构桥梁攀爬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73149.3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9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翟晓亮;杨雨豪;王翰哲;侯旭;付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G01N21/25;G01N21/9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子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2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钢结构 桥梁 攀爬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桥梁检测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异型钢结构桥梁攀爬监测装置,包括安装箱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设置在安装箱底部并用于驱动安装箱在钢结构桥梁表面进行移动;还包括环绕机构和检测机构;安装箱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槽,环绕机构包括能够沿竖直槽长度方向往返移动的半圆形引导块,半圆形引导块上镜像设置有两个弧形连接条,两个弧形连接条和半圆形引导块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钢结构桥梁的环形容纳腔;检测机构设置在安装箱靠近环绕机构的一端并能够对桥梁表面损伤情况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机构和环绕机构的配合,能够对不同大小的钢结构进行全面检测,通过移动机构能够使安装箱在钢结构桥梁表面进行移动,起到能够抵近检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检测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异型钢结构桥梁攀爬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钢结构桥梁以自重轻、跨越能力强、工业化程度高、能耗低等优点得到了行业的青睐,截止目前我国钢结构桥梁已经超过12000座。如此规模的钢结构桥梁,给管养也带来不少的挑战。钢结构桥梁涂装是否完好,核心受力位置是否出现疲劳裂纹,是运营期养护关注的重点,需要经常抵近检查。
特大桥梁的主要受力构件多采用钢结构,比如斜拉桥、悬索桥的主梁,拱桥的拱肋,这些特大桥梁往往会设计完善的检修通道,可以通过人工或者设备方便地进行运营期检查;常规结构桥梁中钢结构桥梁多以钢箱梁、钢混组合梁桥为主,这些桥梁高度一般不高,可借助检查车等设备进行抵近检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桥梁景观要求地不断提高,异形钢结构桥梁也逐渐增多,出现了异形钢拱肋、异形钢桥塔等。这些异形拱肋、桥塔形状不规则,截面尺寸小,构造上难以设置常规永久检查通道;同时,设置过多的永久检查通道,对钢结构景观桥的景观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异形钢结构桥梁面临着检查效率低、作业风险高,存在难以抵近观察存在养护死角的技术难题,这直接制约了我国钢结构景观桥的发展,亟待一种能够抵近检查、效率高的装置来解决异形钢结构桥梁运营期养护检查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异型钢结构桥梁攀爬监测装置,通过检测机构和环绕机构的配合,能够对不同大小的钢结构进行全面检测,通过移动机构能够使安装箱在钢结构桥梁表面进行移动,能够抵近检查,对钢结构桥梁不同位置进行检测。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异型钢结构桥梁攀爬监测装置,包括安装箱和移动机构,安装箱呈水平状态设置,移动机构设置在安装箱底部,并用于驱动安装箱在钢结构桥梁表面进行移动;还包括环绕机构和检测机构;
安装箱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槽,环绕机构设置在安装箱靠近竖直槽的一端,环绕机构包括能够沿竖直槽长度方向往返移动的半圆形引导块,半圆形引导块呈水平状态设置;半圆形引导块上镜像设置有两个弧形连接条,两个弧形连接条和半圆形引导块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钢结构桥梁的环形容纳腔;
检测机构设置在安装箱靠近环绕机构的一端并能够对桥梁表面损伤情况进行检测。
优选的,环绕机构还包括匚形板、收卷轴和推动弹簧;
每个弧形连接条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半圆形引导块的弧形引导槽;
半圆形引导块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两侧设置有用于避让收卷绳的L形穿绳孔;
匚形板设置在安装块顶部,收卷轴能够转动的设置在匚形板内部,每个弧形引导条靠近半圆形引导块中心处的一端设置有收卷绳,两个收卷绳通过对应的L形穿绳孔缠绕在收卷轴上;
推动弹簧有两个,推动弹簧套设在对应的收卷绳上并且位于安装块与对应弧形连接条之间。
优选的,检测机构包括环形滑动块、颜色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
半圆形引导块上设置有半圆形引导槽,环形滑动块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半圆形引导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731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