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垂直起降涵道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87237.9 | 申请日: | 202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1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军;岳玙;卢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阿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52 | 分类号: | B63B3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垂直 起降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垂直起降涵道,包括圆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固定连接圆管二,所述圆管二固定连接圆环板,所述圆环板设置有一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斜槽,所述圆管二固定连接一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浮力块,所述圆环固定连接一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固定块,所述圆管二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圆杆一轴承连接夹紧机构。本发明涉及飞行器回收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电动垂直起降涵道。本发明方便飞行器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辅助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电动垂直起降涵道。
背景技术
涵道(duct)是指气体流过的通道,飞行器起飞和降落时气流对飞行器影响非常大,如果能够设计一些辅助设备提供更稳定的起降涵道有利于飞行器的起降。
飞行器降落通常采用降落伞减速、海面溅落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不具有改变飞行轨迹的能力,返回过程中箭体承受的载荷环境较为恶劣,着陆精度差,对回收和重复使用不利,且由于降落伞尺寸的限制,不能适应较大箭体的回收,飞行器着陆后容易倾覆的问题。
目前,还缺少一种设备,实现辅助飞行器垂直着陆,防止飞行器着陆后倾覆。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垂直起降涵道,方便飞行器回收。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涵道,包括圆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固定连接圆管二,所述圆管二固定连接圆环板,所述圆环板设置有一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斜槽,所述圆管二固定连接一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浮力块,所述圆环固定连接一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固定块,所述圆管二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圆杆一轴承连接夹紧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圆杆轴承连接所述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固定连接圆块一,所述圆块一轴承连接圆杆二,所述圆杆二固定连接圆板,所述圆板设置有一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直槽,相邻的所述直槽相互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直槽内分别嵌套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圆块二,每个所述圆块二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斜槽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圆块二分别固定连接异形板,每个所述异形板分别固定连接L形夹杆,相邻的所述L形夹杆相互接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异形板分别固定连接圆杆四,每个所述圆杆四分别固定连接圆杆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固定块分别轴承连接圆轴,每个所述圆轴分别固定连接L形板,每个所述L形板分别设置有槽体,每个所述圆杆三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槽体内,每个所述L形板分别固定连接圆柱。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板轴承连接圆管一,所述圆管一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涵道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本装置放置在选定的海面上,使所述浮力块漂浮在预定区域;
步骤二:飞行器着陆时,垂直落到所述L形夹杆形成区域及所述圆柱形成区域,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阿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阿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7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