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低温充电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95526.3 | 申请日: | 202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4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文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4 | 分类号: | B60L58/24;B60L53/60;B60L58/27;B60L53/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宏谋 |
地址: | 5107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低温 充电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汽车低温充电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建立电池管理系统与目标充电桩的充电交互连接;确定目标电池的温度低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向目标充电桩请求第一充电功率,使得目标充电桩和目标电池共同对PTC加热器和车辆辅机进行供电;逐步增加第一充电功率的数值,当目标电池的放电电流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断开目标电池的充放电回路,使得目标充电桩单独对PTC加热器和车辆辅机进行供电;当目标电池的温度上升到第一阈值,闭合目标电池的充放电回路,并向目标充电桩请求第二充电功率,使得目标充电桩对目标电池和车辆辅机进行供电。本发明提高了电池低温时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和用户的充电体验,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汽车低温充电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由于其环保、出行成本低的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选择。电池温度是影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当电池温度较低时,电池性能不佳,充电速度会下降;当电池温度过低时电池会无法充电。电池温度通常通过电池包内传感器检测得到,其表示电池当前的实际温度,而短时间内即使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对电池温度的影响也不大。相关规范中,当车辆的电池温度低于-20℃时不允许进行充电,因为低温下电池内阻大,对电池充电容易出现“析锂”现象并导致内短路,进而存在起火爆炸的风险。
现有技术中,为克服电动汽车低温充电存在的问题,大多采用以下方式:
1)采用类似汽油车发动发动机热车方式,使电动汽车“热机”。即启动电动汽车后,利用电池放电给PTC加热器,PTC加热器再通过加热系统加热电池包,使电池包温度上升到可充电温度,再进行充电。由于电池放电的温度要求较低,一般在-30℃以上都允许放电,因此当电池温度满足大于-30℃但小于-20℃时,可通过电池为PTC加热器供电,使得电池升温至可充电温度;
2)为电池提供物理保温层,使用户用车后电池温度不至于快速降低。
上述方法中,一方面用户需要先进行热车再插入充电枪进行充电,需要用户多次操作的同时,也需要耗费较长的等待时间,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和用户的充电体验;另一方面电池即使做了物理保温,但如果车辆长时间停放在寒冷的室外,还是会使电池温度降低到不可充电的状态,同样无法避免先热车后充电的繁琐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低温充电方法,该方法提高了电池低温时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和用户的充电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低温充电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低温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目标充电桩发起的第一交互请求,建立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目标充电桩的充电交互连接;
确定目标电池的温度低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向所述目标充电桩请求第一充电功率,使得所述目标充电桩和所述目标电池共同对PTC加热器和车辆辅机进行供电;
按照预设的第一功率曲线逐步增加所述第一充电功率的数值,当所述目标电池的放电电流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断开所述目标电池的充放电回路,使得所述目标充电桩单独对所述PTC加热器和所述车辆辅机进行供电;
当所述目标电池的温度上升到所述第一阈值,闭合所述目标电池的充放电回路,并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向所述目标充电桩请求第二充电功率,使得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所述目标电池和所述车辆辅机进行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95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间相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工微电机冲压件用边角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