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思维实训计算引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46106.3 | 申请日: | 202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詹泽慧;邹萱萱;钟煊妍;梅虎;詹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毛泽钧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思维 计算 引导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思维实训计算引导装置,应用于智能化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视觉传感器进行视觉捕捉,使工业多轴机器人带动吸附磁体吸附不同形状的码垛方块,并且通过开启控制器使灯珠板点亮灯珠使灯珠组合成的形状与码垛方块的形状一致,并直接照射到物料输送带上,然后人员控制工业多轴机器人将不同形状的码垛方块放置在物料输送带上对应的光圈内部进行训练,并通过码垛方块移动到底部通过回流机构进行回流,并通过控制器对灯珠板点亮物料输送带的光圈进行变换的设置,实现了对人员操作机器人进行更思维化的实训,提高操作机器人实际使用时经验的功能,从而提高人员操作机器人的熟练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化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思维实训计算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化思维是指事物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它将传感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融为一体,从而能动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智能化思维是建立在数据化的基础上的媒体功能的全面升华。它意味着新媒体能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逐步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感知能力、记忆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和行为决策能力,在各种场景中,以人类的需求为中心,能动地感知外界事物,按照与人类思维模式相近的方式和给定的知识与规则,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反馈,对随机性的外部环境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可以料想的是智能化思维是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趋势,而目前智能化思维主要体现在AI和智能机器人上。
目前,公开号为:CN110992808B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实训装置。该机器人实训装置包括:实训台和机器人组件,机器人组件设置在实训台上,其中,机器人组件包括机器人、视觉检测装置及物料抓取装置,物料抓取装置设置在机器人的一端,视觉检测装置与物料抓取装置对应设置在机器人的一端上;机器人通过视觉检测装置获取物料信息,并根据物料信息控制物料抓取装置进行物料的抓取或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在机器人上的视觉检测装置进行定位,获取物料信息,以根据该物料信息控制物料抓取装置进行物料的抓取,能够提高物料抓取或放置的精度,无需多次操作就能精准的抓取或放置物料,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该发明主要想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机器人的操作实训中,学员通常因为不能熟练操作机器人,不能全面观看到实训台上的组件,导致对机器人的操作精度不高,需要重复进行同一操作,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但是其所能对操作机器人的熟练度有限,因为在工业机器人的实际使用中,物料基本需要在流水线上移动,并且物料的形状无法做到全部统一,而非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对物料进行移动,这也就造成通过这种操作方式锻炼出经验十分局限,只能得到一些关于操作机器人的基本知识,而非能得到真正实际使用中才能得到的锻炼,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智能化思维实训计算引导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思维实训计算引导装置,其优点是可以通过不同图形的多重组合来对操作人员进行训练,提高操作机器人实际使用时经验的功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化思维实训计算引导装置,包括码垛平台,所述码垛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码垛机构,所述码垛平台的底部安装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同码垛机构配合使用的回流机构;所述码垛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码垛平台顶部一侧的两个工业多轴机器人,所述工业多轴机器人的输出端安装有物料夹具,所述码垛平台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套接有同码垛平台转动连接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表面套设有物料输送带,所述物料输送带为透明性的,所述物料夹具的输出端安装有吸附磁体,所述吸附磁体的一侧安装有视觉传感器,所述码垛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物料托盘,所述物料托盘的内部放置有码垛方块,所述码垛方块的内部安装有同视觉传感器配合使用的视觉反馈芯片,所述码垛平台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顶部安装有同物料输送带配合使用的灯珠板,所述码垛方块的两侧和灯珠板的表面均安装有磁片;所述回流机构开设在防护外壳内部的回流空腔,所述回流空腔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同防护外壳转动连接的回流输送带,所述回流空腔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同物料托盘配合使用的回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461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