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腔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2470.5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8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许跃权;岳彩龙;陈泉妙;王鹏;曹林利;惠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32 | 分类号: | H01Q3/32;H01Q1/50;H01P1/1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孙思杰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腔移相 馈电 装置 移相器 | ||
1.一种双腔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腔体(10),其内设置有安装腔(11)以及通过一缝隙槽(12)与所述安装腔(11)连通的借位腔(13),所述金属腔体(10)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11)和借位腔(13)连通的安装口(14),所述安装腔(11)背向所述借位腔(13)的一侧上设置有输入插口(15)和输出插口(16);
传输电路组件(20),其上设置有输入插脚(41)和输出插脚(42);
馈电网络组件(30),设置在所述金属腔体(10)上输入插口(15)和输出插口(16)所在的一侧上,外部传输网络接入所述馈电网络组件(30);
所述传输电路组件(20)可经所述安装口(14)插设于所述安装腔(11)和借位腔(13)内,并朝向所述馈电网络组件(30)方向运动,令所述输入插脚(41)经所述输入插口(15)、所述输出插脚(42)经所述输出插口(16)焊接于所述馈电网络组件(30)上,且使得所述传输电路组件(20)的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缝隙槽(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电路组件(20)包括:
第一基板(21),两侧分别设置有通过金属化过孔(22)连接的第一电路(23)和第二电路(24),所述输入插脚(41)和输出插脚(4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21)上,所述输入插脚(41)和输出插脚(42)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路(23)连接的输入连接端口(25)以及与所述第二电路(24)连接的输出连接端口(26);
第一介质板(27),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21)的一侧;
第二介质板(28),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21)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腔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21)设置为PCB板或金属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组件(30)包括:
第二基板(31),其上设置有输入插槽(32)和输出插槽(33);
接地层(34),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31)靠近所述金属腔体(10)的一侧上且与所述金属腔体(10)连接;
第一馈电网络(35)和第二馈电网络(36),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31)背向所述金属腔体(10)的一侧上,所述输入插脚(41)可经所述输入插口(15)插设于所述输入插槽(32)中且与所述第一馈电网络(35)连接,所述输出插脚(42)可经所述输出插口(16)插设于所述输出插槽(33)中且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3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腔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31)背向所述金属腔体(10)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所述输入插脚(41)和第一馈电网络(35)焊接于所述第一焊盘上,所述输出插脚(42)和第二馈电网络(36)焊接于所述第二焊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电路组件(20)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安装腔
(11)、缝隙槽(12)以及借位腔(13)的高度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移相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借位腔(13)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缝隙槽(12)的宽度。
8.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双腔移相馈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24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