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8966.3 | 申请日: | 202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8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董朵;李超;曾庆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1M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韩思思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回路 润滑 系统 控制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车辆发动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主轴承润滑油温;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是否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获取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确定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是否超过最大温差限值;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解决了在双回路润滑系统中,主轴承机油流量不足,机油温度升高、黏度下降,进而导致主轴承磨损,无法保证主轴承可靠工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随着发动机的热效率在不断提高,对于发动机润滑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系统的润滑油压力应该与需求的润滑油压力尽量一致,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满足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机油消耗,另一方面避免了机油压力过高造成的油泵功率损失。但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各种不同的轴承、齿轮及配附件等并联在主油道与油底壳之间,各零部件的油压需求并不一致,为了保证所有零部件都能可靠运转,各零部件需求油压的最大值决定了主油道的目标压力。因此对于某些压力需求低的零部件而言,润滑油的压力和流量是过剩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双回路润滑系统,但是现有的双回路润滑系统均将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分开进行供油,而在在主油道压力不超限值的情况下,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润滑油流量最大的零部件即主轴承和活塞冷却喷嘴,将其分开设置,仍存在对于某些压力需求低的零部件而言,润滑油的压力和流量是过剩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双回路润滑系统仍待改进。
此外,在双回路润滑系统中,主轴承支路的机油目标压力预设值可能存在偏差,导致主轴承机油流量不足,机油温度升高、黏度下降,进而导致主轴承磨损,无法保证主轴承可靠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包括第一润滑回路与第二润滑回路,所述第一润滑回路包括主油道及电控机油泵,所述第二润滑回路包括机械机油泵;所述第一润滑回路用于对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进行润滑;所述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主轴承润滑油温;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是否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获取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确定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是否超过最大温差限值;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未超过最大温差限值,降低所述主轴承负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润滑回路还包括主轴承控制阀,所述主轴承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主油道与所述主轴承之间,所述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包括:获取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根据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提高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润滑回路还包括喷嘴控制阀,所述喷嘴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主油道与所述活塞冷却喷嘴之间;所述获取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包括:获取发动机转速与油门开度;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与所述油门开度确认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以及活塞冷却喷嘴前压力的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8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