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生间与屋面防水型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1983.2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7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臻;戚伊轩;邹家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04;E04D13/064;E04D13/16;E04D15/00;E04D15/04;E04D15/06;E04D15/07;E04F15/08;E04F15/18;E04F21/22;E04G21/02;E04G2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2 | 代理人: | 高小敏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南岸三江口片区B***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间 屋面 防水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卫生间与屋面防水型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前处理;步骤二,基层施工;步骤三,保温层施工;步骤四,附加层施工;步骤五,铺贴隔离施工;步骤六,面砖铺设;步骤七,混凝土铺设;步骤八,蓄水试验;本发明,使用生石灰和亚硝酸涂抹卫生间的施工面,并进行湿润处理,去除了菌类杂质,避免施工之后菌类生长从底部破坏防水结构,提高了工艺的实用性;铺设水泥砂浆之前,使用风机对保温层进行风干处理,避免铺设砂浆之后水汽蒸发在砂浆的内部产生孔洞,无需后期对砂浆进行修补处理,缩短了施工周期;通过在防水卷材的顶部布设隔离板进行隔热处理,避免屋面受热导致防水卷材产生形变,从而保障了防水施工的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卫生间与屋面防水型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屋面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可以为建筑提供顶部防护,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雨水的冲刷,同时卫生间作为住宅内部的主要用水场地,也容易发生渗水和受潮,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屋面和卫生间进行防水施工,现有卫生间与屋面防水型施工工艺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的施工需求,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一,卫生间施工之前墙角等阴冷部位会残留菌类杂质,防水施工后,菌类杂质的生长会从底部破坏防水层,从而影响了工艺的实用性;其二,屋面上的保温层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易吸水受潮,铺设砂浆之后水汽蒸发会在砂浆的内部产生孔洞,影响了后续的施工过程,延长了施工周期;其三,按现有的工艺在防水施工后屋面顶部受热防水卷材易产生受热形变,从而影响了防水施工的施工质量;因此设计卫生间与屋面防水型施工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卫生间与屋面防水型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卫生间与屋面防水型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前处理;步骤二,基层施工;步骤三,保温层施工;步骤四,附加层施工;步骤五,铺贴隔离施工;步骤六,面砖铺设;步骤七,混凝土铺设;步骤八,蓄水试验;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在屋面上进行找平层处理,且在找平层处理之前需要检测屋面结构层的质量,同时检测验收排水坡度、天沟和水落口的标高,随后勘测管件和预埋件的施工质量,均达到验收标准后根据屋面设计坡度做好塌饼,然后做分格缝,其中平层分格与排气槽重合,且分格宽度为4000~6000mm,屋面找平层之后分别在屋面和卫生间的内部进行基面清理;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在屋面上涂抹基层处理剂,随后在基层处理剂的顶部铺设屋面的基层,同时在卫生间中进行干燥测试,干燥测试达标后进行涂刷底胶;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铺设保温层之前在屋面的顶部进行涂胶处理,之后铺设板块保温层,且板块保温层铺设时接缝交错排列,之后使用纵向排列的风机对保温层进行风干处理,接着在板块保温层的顶部铺设水泥砂浆;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使用冷粘法在屋面的顶部铺设防水附加层,随后在防水附加层的顶部粘连防水卷材,檐口位置的卷材经裁切后压入檐口的凹槽中,并使用密封材料嵌填压实;
其中上述步骤五中,使用浓石灰水涂刷防水卷材的上表面,随后进行静置处理,静置处理后铺设隔离板;
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在卫生间的基层上铺贴面砖,面砖铺贴后在面砖间隔处进行填缝处理,随后在油膏添补面砖与卫生间墙面之前的间隙;
其中上述步骤七中,在屋面的顶部进行分格处理,之后在分格处理的基础上浇筑防水混凝土;
其中上述步骤八中,分别在屋面和卫生间进行蓄水测试,且蓄水测试时屋面上蓄水水面高出屋面最高点20mm,卫生间中的蓄水深度为30~50mm,蓄水测试的时间为36~40h,蓄水测试之后无渗漏现象即完成卫生间与屋面的防水施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绿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19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落的采矿碎石运输装置
- 下一篇:林草种质资源的接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