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高强聚乙烯复合纤维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2356.0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3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山;张建骜;徐洋;金效东;陈林;赵桂亮;侯秀良;殷翔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优和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46 | 分类号: | D01F6/46;D0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高强 聚乙烯 复合 纤维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韧性高强聚乙烯复合纤维及生产方法,针对现有的强度和韧性较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高韧性高强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80份~90份的40万‑60万分子量聚乙烯、3份~7份的复合剂、0.5份~2.5份的添加剂、4份~8份的改性氟橡胶粉和0.1份~0.5份的β‑不饱和酸盐,所述复合剂包含50%的受阻酚类抗氧剂、20%的改性玉米粉、10%的煤炭粉和20%的辅助抗氧剂,添加剂包括35%的纳米级二硫化钼细粉、25%的丁烯二酸和40%的纳米级石墨粉,通过本申请的材料制成的高韧性高强聚乙烯复合纤维,其机械强度得到提升,断裂强度提高,减少断裂的可能性,并且韧性较好,断裂延伸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韧性高强聚乙烯复合纤维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2011539190.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纤维,该方法包括:分子量不低于100万的聚乙烯树脂分散到有机溶剂中进行溶胀;溶胀后的物料经过溶解得到纺丝溶液,并被输送至纺丝箱体;纺丝箱体内的纺丝溶液经过喷丝孔挤出,形成纺丝细流;纺丝细流经过液体冷却固化成型,得到湿态原丝;湿态原丝经过干燥除去液体,得到干态原丝;干态原丝经过多级牵伸,得到高性能聚乙烯纤维,所述多级牵伸的温度取值范围为136-149℃,所述多级牵伸的总牵伸倍数在7倍以上。该纤维由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该制备方法具有流程短、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成本低,工艺连续性好;通过该方法得到的纤维,具有均匀性好,溶剂残留量低等特点。
但是该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纤维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生产出的聚乙烯纤维机械强度较低,断裂强度低,受到冲击后容易断裂,而且韧性差,断裂延长率差。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强度和韧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韧性高强聚乙烯复合纤维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韧性高强聚乙烯复合纤维,所述高韧性高强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80份~90份的40万-60万分子量聚乙烯、3份~7份的复合剂、0.5份~2.5份的添加剂、4份~8份的改性氟橡胶粉和0.1份~0.5份的β-不饱和酸盐,所述复合剂包含50%的受阻酚类抗氧剂、20%的改性玉米粉、10%的煤炭粉和20%的辅助抗氧剂,添加剂包括35%的纳米级二硫化钼细粉、25%的丁烯二酸和40%的纳米级石墨粉。
优选地,所述改性玉米粉的材料包括玉米粉、麦芽糖淀粉酶、中性蛋白酶和去离子水,玉米粉、麦芽糖淀粉酶、中性蛋白酶和去离子水的比例控制在50:1:1:48,玉米粉经过磨机研磨,直到玉米粉过50目筛,改性玉米粉的材料可以确保其性能。
优选地,所述改性玉米粉的制备方法:将玉米粉、麦芽糖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倒入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将去离子水倒入,继续搅拌,搅拌均匀后,在50℃~60℃的温度条件下酶解2小时~6小时,然后放入超声波处理容器中,在4000W~6000W的功率条件下处理5分钟~10分钟,接着进行减压浓缩和真空干燥,得到玉米块,干燥后的玉米块进行超微粉碎,得到干粉,对干粉进行微波热处理,即得改性玉米粉,可以方便对改性玉米粉的改性。
优选地,所述复合剂的制备方法:取得受阻酚类抗氧剂、改性玉米粉、煤炭粉和辅助抗氧剂,将受阻酚类抗氧剂和改性玉米粉倒入一号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将煤炭粉和辅助抗氧剂倒入二号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加热到45℃~55℃,然后倒入一号搅拌机中继续搅拌,搅拌均匀后倒入研磨设备中进行研磨,研磨到粉末过100目筛,得到复合剂,可以确保材料之间的相容性。
优选地,所述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取得纳米级二硫化钼细粉、丁烯二酸和纳米级石墨粉,将纳米级二硫化钼细粉、丁烯二酸和纳米级石墨粉倒入反应釜的内部,搅拌时的温度控制在45℃~65℃,搅拌时的转速控制在60r/min~120r/min,搅拌45分钟~80分钟,得到添加剂,确保材料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优和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盐城优和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2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