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难溶性药物增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3084.6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0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何训贵;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药源生物科技(启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9/16;A61K47/56;A61K9/14;A61K47/54;A61K47/59;A61K9/127;A61K4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邹宇峰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难溶性 药物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难溶性药物增溶工艺;根据难溶性药物的物理性质,对难溶性药物进行增溶处理;难溶性药物为颗粒状,制备微球,将微球与难溶性药物进行结合,得到药物微球;难溶性药物为亲水性,将难溶性药物形成以共价键结合亲水性大分子的前体药物;难溶性药物为片剂和胶囊,将难溶性药物与磷脂结合形成磷脂复合物;难溶性药物为纳米粒子,往难溶性药物中加入聚酰胺,制得纳米复合药物;难溶性药物为水溶性,将难溶性药物制成脂质体,通过根据难溶性药物的物理性质,选择难溶性药物增溶的过程,进行增溶处理,实现增加难溶性药物增溶效果,提高难溶性药物增溶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难溶性药物增溶工艺。
背景技术
经过对高通量药物的筛选而得到的活性物质,其中水难溶性的物质占有约40%。难溶性的药物经过口服使用后,在胃肠液中的溶出度较小、溶出的速率慢,吸收不完全且吸收缓慢,而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快,易出现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使得疗效的发挥受到影响。
目前在对难溶性药物进行增溶处理时,只能采用同一处理手段,在不同种类的难溶性药物的增溶处理中,难溶性药物增溶速率低,增溶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溶性药物增溶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不同种类的难溶性药物的增溶处理中,难溶性药物增溶速率低,增溶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难溶性药物增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难溶性药物的物理性质,对难溶性药物进行增溶处理;
难溶性药物为颗粒状,制备微球,将微球与难溶性药物进行结合,得到药物微球;
难溶性药物为亲水性,将难溶性药物形成以共价键结合亲水性大分子的前体药物;
难溶性药物为片剂和胶囊,将难溶性药物与磷脂结合形成磷脂复合物;
难溶性药物为纳米粒子,往难溶性药物中加入聚酰胺,制得纳米复合药物;
难溶性药物为水溶性,将难溶性药物制成脂质体。
其中,在难溶性药物为颗粒状,制备微球,将微球与难溶性药物进行结合,得到药物微球的步骤中:
将难溶性药物加入至含有聚合物的有机溶剂混合溶液中进行乳化,得到乳化液,将乳化液固化,离心收集微球;
将微球与难溶性药物进行结合,得到药物微球。
其中,在将微球与难溶性药物进行结合,得到药物微球的步骤中:
结合方式包括包埋、溶解、吸附、耦合。
其中,在难溶性药物为亲水性,将难溶性药物形成以共价键结合亲水性大分子的前体药物的步骤中:
修饰方式包括修饰成酯、成盐、进行分子结构修饰。
其中,在难溶性药物为片剂和胶囊,将难溶性药物与磷脂结合形成磷脂复合物的步骤中:
将与难溶性药物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并在恒温水浴中搅拌,随后进行减压旋蒸、真空干燥,得到磷脂复合物。
其中,在难溶性药物为纳米粒子,往难溶性药物中加入聚酰胺,制得纳米复合药物的步骤中:
将胺树状大分子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功能化反应物,进行树状大分子末端基团的功能化修饰,干燥得到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往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中加入有机溶剂,混合搅拌,经离心、干燥得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复合物;
往难溶性药物中加入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复合物,难溶性药物结合于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复合物的表面,制得纳米复合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药源生物科技(启东)有限公司,未经药源生物科技(启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3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