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中频感应淬火工件变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03233.2 | 申请日: | 202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7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张辉;周玉龙;姚文健;王云飞;苏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42;C21D9/32;C21D1/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中频 感应 淬火 工件 变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中频感应淬火工件变形的方法,包括,首先对工件进行调质处理,然后采用感应淬火设备对工件进行感应淬火处理,再对工件进行低温回火处理。本发明利用感应淬火前调质处理和感应淬火处理后低温回火的双重减少工件变形措施,不仅提高感应淬火效率,而且有效减少感应淬火工件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件感应淬火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减少中频感应淬火工件变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感应淬火是利用电磁感应、集肤效应、涡流和电阻热等电磁原理,使工件表层快速加热,并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通过改变零件表层组织,以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而保留心部韧性和塑性(即表面淬火),或同时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以获得耐蚀、耐酸、耐碱性,及表面硬度,由于感应淬火层深度易于控制:且淬火时不易氧化和脱碳、操作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率高等优势,因此,感应淬火技术被广泛用于各类加工行业中。
现有的感应淬火技术在感应时易造成工件变形,例如在感应工件时铁素体与珠光体的混合物,而淬火后为粗大型板条状马氏体组织,这些组织比体积不同,从而引起淬火后工件的翘曲,或工件淬火后未经回火,工件内应力较大,使工件疲劳寿命缩短,这些事故往往造成企业效率低下,能耗加大,废品率大大增加进而使成本提高。对工件表面进行事先加热处理,能有利于在淬火时减小因突然升温而造成工件高温开裂,其中经过高温后淬火的组织马氏体较大,试样变形明显,且不便于控制,导致淬火后组织不均匀,机械性能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工件使用寿命。
对工件淬火后进行回火处理,能有利于降低工件变形,提高工件疲劳强度,其中,淬火后高温回火,在实际生产中已经被证明可提高工件抗疲劳强度,但是,高温回火时引起淬火后的马氏组织的转变,致使工件表面强度下降,表面硬度达不到所需要求,表面易造成磨损,使工件服役时间缩短。
同时,高温回火由于加热时间长,加热温度高,能源损耗大,直接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中频感应淬火工件变形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中频感应淬火工件变形的方法,包括,
通过高温炉将工件加热后,快速淬火;
将淬火后的工件置于高温回火炉回火、空冷,制得回火后的工件;
将回火后的工件进行感应淬火处理,制得感应淬火处理后的工件;
将感应淬火处理后的工件置于低温回火炉中淬火处理后,空冷处理,制得工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过高温炉将工件加热,其中,加热温度为830~890℃,加热保温时间为1.5~2.5h。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温度为860℃,加热保温时间为2h。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快速淬火包括通过快速淬火油淬火。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淬火后的工件置于高温回火炉回火,其中,回火炉回火温度为620~680℃,回火保持时间为1~2h。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回火炉回火温度为650℃,回火保持时间为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03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