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aN芯片的封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07410.4 | 申请日: | 202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0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曹周;杨振;陈勇;饶锡林;孙少林;张怡;易炳川;蔡择贤;黄乙为;桑林波;王仁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气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16 | 分类号: | H01L25/16;H01L23/488;H01L23/49;H01L21/6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5233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an 芯片 封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GaN芯片的封装结构,包括框架基岛、框架引脚、GaN芯片、控制芯片和塑封体,GaN芯片为场效应管,GaN芯片正装固定在框架基岛上,控制芯片上的控制引脚以铜柱的方式引出,控制芯片倒装地设置在框架引脚和GaN芯片上,控制芯片上的多个控制引脚分别与GaN芯片的G极、框架基岛和框架引脚直接焊接固定。本发明用了创新型的3D堆叠结构,先把控制芯片上的控制引脚以铜柱的方式引出,然后将控制芯片倒装地设置在框架引脚和GaN芯片上,控制芯片上的控制引脚与GaN芯片的G极连通距离大幅缩短,而且铜柱的导电面积大,产生的自感电感极小,对GaN芯片开关速度影响大幅减小,从而使GaN芯片充分发挥效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GaN芯片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第三代半导体GaN芯片(氮化镓)是被广泛应用的场效应管,其主要优点就是开关速度可以做到7纳秒,比传统MOSFET短10倍,其开启和关闭需要控制芯片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为常用的一种GaN芯片,包括G极、S极和D极,其中G极为控制极,如图2所示,为相关技术中一种GaN芯片的封装结构,包括框架基岛1、框架引脚2、GaN芯片3、控制芯片4和塑封体(未示出),GaN芯片3和控制芯片4均正装固定在框架基岛1上,水平并列布置,GaN芯片3的S极通过焊线6(一般为金线或铜线)与框架基岛1电连接,GaN芯片3的D极通过焊线6与框架引脚2连接,GaN芯片3的G极通过焊线6与控制芯片4的控制引脚41连接,控制芯片4的其它控制引脚41也是通过焊线6与框架基岛1和框架引脚2连接,控制芯片4在指令GaN芯片3开关过程中焊线6内会产生自感电感,自感电感会干扰开关速度,所以控制芯片4的控制引脚41和GaN芯片3的G极之间的焊线6越短越好,如图2所示,GaN芯片3的G极和控制芯片4控制引脚41之间的焊线6平面长度L=0.737mm,计算上线弧后焊线6的总长度大约为1.032mm(平面长度的1.4倍),由于焊线6长度较长,焊线6直径较小,多为38μm、42μm或50μm,导电面积很小,产生的自感电感较大,对GaN芯片3开关速度影响较大;另外,二排框架引脚2分别布置在封装结构的两个对边上,整个封装尺寸为6mm*5mm,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痛点,提供了一种GaN芯片的封装结构,能大幅缩短控制芯片的控制引脚与GaN芯片的G极之间的间距,减小自感电感,降低对GaN芯片开关速度的影响,使GaN芯片充分发挥效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GaN芯片的封装结构,包括框架基岛、框架引脚、GaN芯片、控制芯片和塑封体,所述塑封体用于塑封框架基岛、框架引脚、GaN芯片和控制芯片,所述GaN芯片为场效应管,包括G极、S极和D极,所述GaN芯片正装固定在框架基岛上,所述GaN芯片的S极通过焊线与框架基岛电连接,GaN芯片的D极通过焊线与框架引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上的控制引脚以铜柱的方式引出,所述控制芯片倒装地设置在框架引脚和GaN芯片上,控制芯片上的多个控制引脚分别与GaN芯片的G极、框架基岛和框架引脚直接焊接固定。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与GaN芯片3D叠层布置,且相互平行。
其中,所述框架基岛上设有凹槽,所述GaN芯片固定设置在凹槽内,GaN芯片的上表面与框架基岛和框架引脚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控制芯片上的多个控制引脚高度均相同。
其中,所述凹槽通过机械加工去材料制成,或者通过激光加工去材料制成,又或者通过蚀刻工艺制成。
其中,所述框架基岛中部向下折弯出沉台,所述GaN芯片固定设置在沉台内,GaN芯片的上表面与框架基岛和框架引脚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框架引脚的外侧端也向下折弯,框架引脚的下表面与框架基岛的下表面平齐,所述控制芯片上的多个控制引脚高度均相同。
其中,所述框架基岛的上表面和框架引脚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控制芯片上与框架基岛连接的控制引脚的高度为A,所述控制芯片上与框架引脚连接的控制引脚的高度为B,所述控制芯片上与GaN芯片的G极连接的控制引脚的高度为C,其中,A=B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气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气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07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井密闭区域综合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总线系统及芯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