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藏式车辆外门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13984.2 | 申请日: | 202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0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沈铁君;吴炳发;王冉;干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E05B79/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吴忠杰 |
地址: | 31515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藏 车辆 外门 把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藏式车辆外门把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拉手,拉手具有一个铰接部;拉手可伸展回缩地安装于壳体,壳体设置有供拉手伸出的开口;主摇臂设置于壳体内,主摇臂的一端与壳体铰接,主摇臂的另一端与铰接部铰接;联动开门臂设置于壳体内,联动开门臂的一端与铰接部铰接,联动开门臂的另一端设置有联动滑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外门把手的结构简单巧妙,拉手能够通过平移运动伸展或者回缩,还能够通过杠杆原理进行开锁,所以开锁时比较省力,使用起来很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隐藏式车辆外门把手。
背景技术
车辆外拉手对车辆的整体外观十分重要,车辆的门拉手从过去的外露式正在向自动伸展的隐藏式发展。
目前存在一些隐藏式的车门外拉手,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710919563.4的中国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这种外门把手的拉手为环形封闭式四连杆拉手结构,其结构复杂,受力点设计不合理,在开启门锁时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隐藏式车辆外门把手。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隐藏式车辆外门把手,包括:
拉手,所述拉手具有一个铰接部;
壳体,所述拉手可伸展回缩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供所述拉手伸出的开口;
主摇臂,所述主摇臂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摇臂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主摇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部铰接;
联动开门臂,所述联动开门臂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联动开门臂的一端与所述铰接部铰接,所述联动开门臂的另一端设置有联动滑轴;
所述拉手伸展时,所述主摇臂的另一端朝所述开口方向运动并推动所述拉手以平移的运动方式从所述开口伸出;开锁时,展开的所述拉手以所述主摇臂与所述铰接部的铰接点为支点转动。
较佳的,还包括摆动块,所述摆动块可转动地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联动滑轴与所述摆动块连接并且所述联动开门臂运动时致使所述摆动块转动。
较佳的,所述铰接部由两个相对于所述拉手的纵向中心线呈对称设置并且从所述拉手端部向所述壳体内延伸的支架板构成。
较佳的,所述主摇臂包括第一臂体以及第二臂体,所述第一臂体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第二臂体与所述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一臂体与所述第二臂体一体连接并且形成L型结构。
较佳的,所述壳体包括前板、后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前板、所述后板以及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构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前板。
较佳的,所述拉手处于回缩状态时,所述第一臂体倾斜于所述前板并且两者之间形成锐角夹角;所述拉手从所述开口伸出时,所述第一臂体朝所述前板转动并且所述第一臂体与所述前板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较佳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可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伸缩的直线推动件,所述直线推动件在伸出时推动所述第一臂体朝靠近所述前板的方向转动。
较佳的,所述摆动块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侧板,所述侧板开设有以所述摆动块的转轴为圆心的弧形滑槽,所述联动滑轴穿设于所述弧形滑槽并且与所述摆动块连接。
较佳的,所述侧板设置有限位软管,所述限位软管内设置有开门拉索,所述开门拉索与所述摆动块连接,所述摆动块转动时拉动所述开门拉索。
较佳的,所述第一臂体设置有使其朝远离所述前板方向转动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臂体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前板连接;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与所述联动滑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3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