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速传感器快速切换系统及其防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19371.X | 申请日: | 202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9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邓昌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G01M15/02;G01M17/007;G01P5/00;G01P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速 传感器 快速 切换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速传感器快速切换系统及其防错方法,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台架实验,系统包括转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第一切换装置及第二切换装置,转速传感器电连接第一切换装置;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切换装置,第一装置本体表面设置有锁止结构及凸起部,第一装置本体一端设置有第一接插部,第二切换装置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接块及第二卡结块,第二装置本体前端面设置有第二接插部,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可正反卡扣连接,防错方法应用于转速传感器快速切换系统,在切换飞轮后不需要同步对调转速传感器的针脚,降低操作难度,缩短操作时间,避免端子开裂或者线束错接等失效风险,台架试验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台架实验电子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速传感器快速切换系统及其防错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飞轮信号齿有凸齿和打孔两种状态,对应的转速传感器只有一种状态,硬件方面是一样的,只是传感器内部电路的正、负极功能针脚相反,因此使用时需要分别设计两种状态的转速传感器线束。对于汽车整车,一旦装车基本上不会更换飞轮,只需要严格按照飞轮状态来选装对应的线束即可。但是,对于发动机台架试验,同一套线束需要完成不同的试验,经常遇到不同状态的飞轮,如果沿用整车方案,不仅增加了试验线束种类,并且两种线束虽然转速传感器内部回路不同,对于非专业人员从外观上不易区分,容易装错线束;更麻烦的是每次遇到不同状态的飞轮都要更换线束,工作量很大,会增加时间成本,既造成台架资源浪费,又容易出错,台架试验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转速传感器快速切换系统及其防错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转速传感器快速切换系统,包括转速传感器及电子控制单元,以及第一切换装置,所述转速传感器电连接第一切换装置;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包括第一装置本体,所述第一装置本体表面固定设置有锁止结构,靠近所述锁止结构的所述第一装置本体表面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表面套设有环形橡胶塞,靠近所述凸起部的所述第一装置本体一端设置有第一接插部;所述第一接插部沿中轴线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接插孔及第二接插孔;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切换装置;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卡扣连接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包括第二装置本体,所述第二装置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块,与所述第一卡接块所在面相对的所述第二装置本体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二装置本体前端面设置有第二接插部,所述第二接插部沿中轴线方向开设有外接槽,所述外接槽底部同轴开设有内接槽,所述外接槽与内接槽连接处设置有挡止凸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转速传感器快速切换系统,通过在转速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电连接第一切换装置及第二切换装置,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在第一切换装置侧表面设置有锁止结构,在第一切换装置前端设置有第一接插部,在第二切换装置两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第二切换装置前端面设置第二接插部,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正反连接,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连接后通过锁止结构固定,在切换飞轮后不需要同步对调转速传感器的针脚,以及不需要线束专业技术人员将转速传感器接插件的端子用专业工具拆出来后对调,降低操作难度,缩短操作时间,节约台架资源,避免造成端子开裂或者线束错接等失效风险,台架试验效率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止结构包括锁止块,所述锁止块靠近所述第一接插部的表面开设有锁止孔,所述锁止块前端固定设置有导向解锁块。通过在锁止块内侧表面设置锁止孔,当第一切换装置及第二切换装置接插后,第一卡接块滑入锁止孔完成锁止,当需要将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断开连接时,通过拨动导向解锁块即可进行断块,该设置方便作业人员将第一切换装置与第二切换装置断开以及对调反接,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操作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93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桥梁边缘修复用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集成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