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往复焊接送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7880.7 | 申请日: | 202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3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孝森;黄生富;丁永康;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乐驰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 |
代理公司: | 珠海飞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50 | 代理人: | 陈李青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往复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焊接送丝装置,送丝装置包括安装在焊接机械手上的主动送丝机构和设置在焊接机械手和焊接头之间从动送丝机构,所述送丝装置的焊丝经由减速箱进入其安装槽内,进入并通过减速机构,继而进入从动送丝机构的连接壳体的送丝腔内的送丝机构后进入焊接头进行焊接,所述送丝机构进行进丝的驱动,减速机构在焊接过程中对进丝速度进行调节,配合焊接机械手和ISM模块进行往复焊接,在焊接头在焊接的机械手的作用下进行移动,画出焊接轨迹,根据焊接轨迹的要求,在不同的时间,使得进丝的速度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焊接的质量得到提高,避免了夹渣和焊接不稳定,相对人工操作,效率更高,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不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往复焊接送丝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技术就是高温或高压条件下,使用焊接材料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母材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操作方法,大多数情况会采用焊丝作为焊接材料,焊丝是作为填充金属或同时作为导电用的金属丝焊接材料。在气焊和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丝用作填充金属,在埋弧焊、电渣焊和其他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丝既是填充金属,同时焊丝也是导电电极。
在进行往复焊接时,对于不同的焊接方法,焊丝的进丝速度在不同的焊接轨迹上是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月牙形运丝方法,需要焊丝末端沿焊接方向作月牙形左右摆动,中间动作要快,两侧稍作停留,锯齿形运丝方法则需要焊丝末端作锯齿向前摆动,并在两侧稍作停留,不同的运丝方法对在不同的轨迹上对速度有不同的要求,若摆动太快或者太慢都容易出现夹渣,过高、脱节、宽窄不一致等缺陷。
普通的焊接设备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为此往往这些焊接工艺则需要人工来进行操作,然而通过人工进行操作,不仅费事费力,不利于生产,而且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长边,齐边,内缩的定位贴合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往复焊接送丝装置,送丝装置包括安装在焊接机械手上的主动送丝机构和设置在焊接机械手和焊接头之间从动送丝机构。
主动送丝机构包括减速箱,减速箱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减速机构、控制减速机构的ISM模块。
从动送丝机构包括连接壳体,连接壳体内设有马达容纳腔和送丝腔,送丝腔内设有送丝机构,马达容纳腔内设有驱动送丝机构的送丝机构马达,连接壳体上设有连接焊接机械手的机械手连接接口,连接壳体上还设有通向送丝腔内,用于与焊接头连接的焊接头连接口。
送丝装置的焊丝经由减速箱进入其安装腔内,进入并通过减速机构,继而进入从动送丝机构的连接壳体的送丝腔内的送丝机构后进入焊接头进行焊接,送丝机构进行进丝的驱动,减速机构在焊接过程中对进丝速度进行调节,配合焊接机械手和ISM模块进行往复焊接。
借由上述结构,通过将主动送丝机构和从动送丝机构设置在焊接机械手上,进而将焊丝依次穿过减速箱和从动送丝机构的连接壳体,焊丝在送丝机构的作用向焊接头进行送丝,在焊接的过程中,通过ISM模块对减速机构进行控制,减速机构对焊丝进丝速度进行调整,控制焊丝的进丝速度,在焊接头在焊接的机械手的作用下进行移动,画出焊接轨迹,根据焊接轨迹的要求,在不同的时间,使得进丝的速度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焊接的质量得到提高,避免了夹渣和焊接不稳定,相对人工操作,效率更高,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不高。
优选的,减速机构包括:中间开设有安装槽,并开设有进焊丝的通孔的可乐,由减速箱马达驱动,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槽上的主动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槽上并分别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两组从动齿轮,分别与两组从动齿轮同轴连接的第一送丝轮,安装在安装槽上并位于分别位于两组第一送丝轮上方的两组压轮壳组件,压轮壳组件和第一送丝轮之间留有送丝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乐驰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乐驰焊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7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