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LED显示器件的像素定义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33754.2 | 申请日: | 202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7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陶最;张阳;汪世豪;王新军;杨建兵;秦昌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122 | 分类号: | H10K59/122;H10K59/123;H10K59/121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杨雷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led 显示 器件 像素 定义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器件的像素定义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包括驱动基板,位于驱动基板上的作为OLED器件阳极的像素图形化电极;在所述驱动基板和像素图形化电极上依次形成第一PDL层和第二PDL层、第三PDL层、第四PDL层;第二PDL层、第三PDL层、第四PDL层上存在两个开口,开口1位于第一PDL层开口上,开口2位于子像素之间的沟道区域。实现了阻断OLED器件底部功能层的情况下,保持阴极不断裂,横向电学传输性能完好,从而在不牺牲亮度情况下提升色域;同时实现了将大视角出射光汇聚为正视角出射光,提高正视角光取出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件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OLED显示器件的像素定义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21世纪初起开始兴起的显示技术,具有轻薄、能耗低、显示效果好等优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等领域。
硅基OLED微显示器由于使用单晶硅作为其驱动背板,载流子迁移率高,相比于常规大尺寸OLED显示屏,可以实现非常高的分辨率,在AR、VR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主流的硅基OLED显示屏的控制方式都为OLED器件阴极正面制备并提供恒定负压,OLED器件阳极独立分布在各个子像素,由驱动电路控制各子像素阳极电压,从而控制各个子像素OLED器件发光。
理想情况下,因为阳极独立分布,各子像素发光应该互不干扰;但为防止阴极断裂,通常情况下PDL(Pixel Define Layer,像素定义层)斜坡角度50°,这导致OLED器件底部功能层也互相连接,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这些功能层往往导电性能较好。这导致阳极给电像素的电压横向传导至不给电像素,导致像素电学串扰。
因此在保持OLED器件阴极连接通畅情况下,阻隔OLED器件底部功能层导电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由于硅基OLED器件主流应用方向为近眼显示领域,在该应用场景几乎无侧视角使用屏幕需求,而OLED器件出光角度在120°左右,导致在硅基OLED显示大视角发光实际为无效发光。
因此,将OLED器件大视角发光修正为正视角出光,提升正视角光取出率,对于提升有效亮度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OLED器件像素定义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相比于传统的PDL层可以实现两个功能:①阻断OLED器件底部功能层的情况下,保持阴极不断裂,横向电学传输性能完好;②将大视角出射光汇聚为正视角出射光,提高正视角光取出率。
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OLED器件像素定义层结构,包括驱动基板,位于驱动基板上的作为OLED器件阳极的像素图形化电极;在所述驱动基板和像素图形化电极上依次形成第一PDL层和第二PDL层、第三PDL层、第四PDL层。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像素图形化电极材料为Ti、AL、Ag、ITO、TiN的一种或多种,其厚度在30~200nm之间。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第一PDL层厚度为200~500nm。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第一PDL层的开口位于图形化电极上,其开口宽度小于电极宽度。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第一PDL层形截面为梯形形状,其底部切角角度在30~50°之间。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第二PDL层材质为无机物,厚度在5~20nm之间;第三PDL层材质为高反射率金属,厚度在10~50nm之间;第四PDL层材质为高透过率无机物,厚度在10~50nm之间。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第二PDL层、第三PDL层、第四PDL层分别具有2个开口,开口1位于第一PDL层开口上,开口2位于子像素之间的沟道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3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