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46753.1 | 申请日: | 202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0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赵超超;谢伊婷;苏淑文;艾毅龙;刘辉;杨安平;方菊;孙金燕;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H02N1/04;A61L15/18;A61L15/42;A61L15/44;A61N1/36;A61N1/04;A61N1/05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林玉芳;辜丹芸 |
地址: | 528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片式 皮肤 创伤 修复 电子 敷料 | ||
1.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敷料,其表面均匀附着有纳米氧化铈颗粒;
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其包括基底层、第一电极层、绝缘高分子摩擦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基底层一面设有贴片电极和微针电极,另一面与所述敷料附着有纳米氧化铈颗粒的一面中心位置贴合;所述微针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层连通;所述敷料另一面与所述第一电极层贴合;所述绝缘高分子摩擦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紧贴且均呈拱形,所述绝缘高分子摩擦层两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两端连接;所述贴片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层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铷铁硼金属磁铁,所述第二电极层外表面固定设有一磁铁片,其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N极或S极同级相对设置,产生排斥力,使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绝缘高分子摩擦层在受外力作用下接触后可以分离从而输出稳定电场;
二极管,其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负极与所述贴片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层或所述贴片电极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导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电极为圆环形或方框形或中部镂空的不规则形状,所述微针电极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层连接,另一端从所述贴片电极中心位置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电极通过控溅射或电子束蒸发或化学沉积形成于所述基底层上,所述贴片电极的厚度为10~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为分体连接或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为柔性绝缘材料,其厚度为100μm~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通过磁控溅射或电子束蒸发或化学沉积形成于所述绝缘高分子摩擦层上,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厚度为10~500nm;所述绝缘高分子摩擦层的厚度为100μm~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片的厚度为500μm~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为甲壳素或凝胶敷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厚度为500μm~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电压大小为1~20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67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用行位座模块及型号甄选方法
- 下一篇:基于数字孪生的道路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