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46753.1 | 申请日: | 202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0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赵超超;谢伊婷;苏淑文;艾毅龙;刘辉;杨安平;方菊;孙金燕;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H02N1/04;A61L15/18;A61L15/42;A61L15/44;A61N1/36;A61N1/04;A61N1/05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林玉芳;辜丹芸 |
地址: | 528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片式 皮肤 创伤 修复 电子 敷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其包括敷料、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和二极管,敷料表面均匀附着有纳米氧化铈颗粒;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包括基底层、第一电极层、绝缘高分子摩擦层和第二电极层,基底层一面设有贴片电极和微针电极,另一面与敷料附着有纳米氧化铈颗粒的一面中心位置贴合;微针电极与第一电极层连通;敷料另一面与第一电极层贴合;绝缘高分子摩擦层与第二电极层相贴合且均呈拱形,绝缘高分子摩擦层两端与第一电极层两端连接;贴片电极与第二电极层通过导线连接;第二电极层外表面固定设有一磁铁片。该电子敷料通过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产生电场,与敷料共同作用于患者创伤位置,提高伤口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直接接触外界异物和病原体的第一道屏障,因此皮肤受到外界因素)(烧伤、创伤、手术、光辐射、烟雾、颗粒污染物等)破坏会引起创伤,导致皮肤缺损或者功能缺失,威胁人的生命健康。自体移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存在严重的免疫反应和副作用,敷料和凝胶材料功能单一,且药物难以吸收,不能满足现状要求。
伤口愈合过程中会形成创源边缘向创源中心的内生电场,因此电场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场可以通过募集免疫细胞、促炎症消退、抗菌等方面调节炎症作用,促进创伤修复,但传统电脉冲装置质量体积庞大,便携性差,而且装置安全系数低,严重影响其临床应用。
纳米氧化铈通过改善创面的代谢网络调节糖、脂和氨基酸代谢,且上调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加速创面愈合。但是现有伤口用水凝胶敷料中氧化铈等药物的释放属于被动缓慢释放,不能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主动释放,治疗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结合摩擦纳米发电机、纳米氧化铈和凝胶或敷料,提供电场、纳米氧化铈、敷料的三重治疗效果,且纳米氧化铈表面带有电荷,可以通过电场控制纳米氧化铈的释放,实现患者自主可控实施,提高伤口治疗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其包括:
敷料,其表面均匀附着有纳米氧化铈颗粒;
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其包括基底层、第一电极层、绝缘高分子摩擦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基底层一面设有贴片电极和微针电极,另一面与所述敷料附着有纳米氧化铈颗粒的一面中心位置贴合;所述微针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层连通;所述敷料另一面与所述第一电极层贴合;所述绝缘高分子摩擦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紧贴且均呈拱形,所述绝缘高分子摩擦层两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两端连接;所述贴片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层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铷铁硼金属磁铁,所述第二电极层外表面固定设有一磁铁片,其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N极或S极同级相对设置,产生排斥力,使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绝缘高分子摩擦层在受外力作用下接触后可以分离从而输出稳定电场;
二极管,其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负极与所述贴片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层或所述贴片电极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导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依托小型、便携的智能电子贴片系统,其电路设计简单巧妙,形成从创源边缘向创源中心的单向电场,且造价低廉。该贴片式皮肤创伤修复电子敷料结合摩擦纳米发电机、纳米氧化铈和敷料,提供电场、纳米氧化铈、敷料的三重治疗效果,且由于纳米氧化铈表面带有电荷,可以通过电场控制纳米氧化铈的释放,实现患者自主可控实施,提高伤口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67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用行位座模块及型号甄选方法
- 下一篇:基于数字孪生的道路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