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度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47384.8 | 申请日: | 202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7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焰;韩琳琳;庞现红;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11/00;C09K11/06;C07D213/3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焦慎超 |
地址: | 25011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检测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度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粘度检测方法使用荧光探针AH。所述粘度检测方法检测精度高,且不受环境pH影响,使用的荧光探针选择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应用于线粒体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粘度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粘度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粘度作为影响细胞内微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等疾病的发生通常与细胞内黏度的异常变化相关。在细胞内不同部位粘度也不尽相同,线粒体能够调节能量代谢,在各种细胞活动中起关键作用,线粒体的粘度水平与细胞分化、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功能有很大关系。因此检测线粒体中粘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粘度检测方法包括落球粘度计、毛细管粘度计、旋转粘度计等,这些传统方法适用于体外粘度检测,但是均无法对细胞内粘度进行测量。荧光探针由于其灵敏度高、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被认为是检测细胞内粘度的有力工具。近年来随着荧光探针的发展,用于检测线粒体、溶酶体等亚细胞器的粘度探针也越来越多,其中基于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构建粘度探针备受关注;但是,粘度探针在发射波长短、分子结构复杂、斯托克斯位移小、生物体自发荧光干扰、近红外荧光成像等方面仍需要改进。因此,进一步开发基于TICT机制的靶向线粒体的新型粘度荧光探针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度检测方法,所述粘度检测方法检测精度高,且不受环境pH影响,使用的荧光探针选择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应用于线粒体的检测。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粘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检测方法使用式1所示的荧光探针。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粘度检测方法包括将所述荧光探针加入到被测体系中,通过对所述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进行检测,对所述被测体系的粘度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性检测的方法包括:采用标准体系,向所述标准体系中加入所述荧光探针,并进行荧光强度检测;增加以及降低所述标准体系的粘度,并分别进行荧光强度检测;确定标准体系的粘度变化与荧光强度的变化趋势关系。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量检测的方法包括:向不同粘度的标准体系中加入所述荧光探针,并进行荧光强度检测;对标准体系的粘度以及对应的荧光强度进行拟合,得到粘度与荧光强度的对应关系;向被测体系中加入所述荧光探针,并进行荧光强度检测,将所述荧光强度值带入所述粘度与荧光强度的对应关系中,得到所述被测体系的粘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4-甲基吡啶与碘甲烷以及溶剂混合,在保护气氛下回流反应得到1,4-二甲基吡啶碘盐;
(2)将所述中间体与4-二甲基氨基肉桂醛、催化剂以及溶剂混合,在保护气氛下回流反应,纯化后得到所述荧光探针。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回流反应的时间为12~36h,如15h、18h、21h、24h、27h、30h或33h等。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催化剂包括乙酸铵。
优选地,步骤(2)所述回流反应的时间为10~30h,如12h、15h、18h、20h、22h、25h或28h等。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任一种粘度检测方法的应用,所述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细胞线粒体粘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荧光探针与线粒体靶向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73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