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觉识别的脆李成熟度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74112.7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0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孙钟雷;吴姗珊;康莉;刘圳;聂源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21/27;G01N21/01;G01N33/00;G01N1/24;A23B7/148;A23B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远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8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8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觉 识别 成熟度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脆李成熟度检测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为检测腔室,壳体上设置有能够打开检测腔室的门,检测腔室内部设置有载物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觉识别检测系统,视觉识别检测系统包括载物台上方设置的照明灯,照明灯作为光源,视觉识别检测系统还包括位于载物台斜上方设置的摄像头,摄像头通过通讯模块和计算机相连;其中,载物台上表面水平设置有一块隔板,隔板上具有供脆李搁置的透光孔,透光孔下方正对设置有透射检测用光源灯。本发明为专门针对脆李特点设计,具有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判断其是否成熟的优点。
本申请为申请号202110698288.4,申请日2021-06-23的《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脆李成熟度检测方法》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脆李成熟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脆李是离核李子(脱骨李)的统称,未成熟时为青色且苦酸涩,完全成熟后为黄色且甜。具有外果皮色泽丰富,果肉脆甜的特点,其品质优良适应能力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包括江安李、巫山李以及巴山李等均属于该种类,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
脆李在采摘过程中,极易由于水果的成熟期不一致,导致果农在采摘时容易误判进而导致误采,影响鲜食水果的品质,也不利于水果的存储;在贮藏、运输的过程中,常出现过熟现象,进而导致坏果,严重影响脆李的销售,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当前水果成熟度的检测方法有人为感官检测、理化分析和仪器检测,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区分相似的品质。脆李中的糖含量和酸度检测分析中通常采用滴定法,需配制各种化学试剂,操作繁琐,检测效率低,无法实现现场无损检测。脆李的大小、色泽检测通常采用人工肉眼观察的方法,检测速度慢、耗费人力物力,无法达到客观、准确的效果,难以实现标准化、定量化。脆李的香气和味道的检测通常采用人工鼻闻、口尝的方法,外部坏境条件、感官评定人员、制备的样品三个因素会单独或协同影响感官检测结果。在成熟度检测中,乙烯是重要的标志物,在低浓度对其的高度选择性和灵敏性检测,对于调控果实成熟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对于乙烯的检测还不成熟。当前乙烯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其存在操作繁琐、仪器价格昂贵等问题。此外,脆李成熟度仅从单个指标进行评判不具有整体性、代表性。
CN202110112114.5公开了一种李子分拣机,包括装料区和若干个依次排列的分拣区,所述装料区与所述分拣区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分拣区上方设置有视觉识别系统,下方对应设置有收集区;本装置将视觉识别技术灵活运用到李子分拣工艺中,利用设备联动以及计算分析处理,自动准确地按照外观成色将李子进行分类收集,从而分拣出不同成熟度的李子。该发明方案基于直接在李子上方拍照,根据照片识别成色进行分拣;这只是常规的基于李子外表面颜色进行识别分拣的判断方法,判断准确性较低。
故如何,针对脆李自身的特点,开发更加准确地能够实现成熟度检测的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考虑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针对脆李特点设计,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其是否成熟的基于视觉识别的脆李成熟度检测方法,以及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脆李成熟度检测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脆李成熟度检测方法,包括脆李表面色泽检测步骤,即采用光源照射脆李表面,拍摄照片获取其表面图像信息,采用计算机对该表面图像信息进行处理,提取其表面颜色特征参数和表面色泽合格预设参数值进行比较判断的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脆李果肉色泽检测步骤,即采用光源透射脆李,拍摄照片获取其果肉透射图像信息,采用计算机提取其果肉颜色特征参数和果肉色泽合格预设参数值进行比较判断的步骤;当表面颜色特征参数大于表面色泽合格预设参数值,同时果肉颜色特征参数大于果肉色泽合格预设参数值时,判断脆李成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师范学院,未经长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4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增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铝模K板可调节式螺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