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e-N-C SACs和适配体的新型便捷比色的啶虫脒生物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7810.0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5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鲁梅;俞红;王晨;熊辛和;沈国清;邓云;戴碧涛;王丹凤;耿雪青;王洋;冯郅杰;罗昊;朱将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7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 |
地址: | 671000 云南省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e sacs 适配体 新型 便捷 比色 啶虫脒 生物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Fe-N-C SACs和适配体的新型便捷比色的啶虫脒生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进行:
S1、铁单原子纳米酶Fe-N-C SACs的合成:
将氯化亚铁和1,10-邻菲罗啉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后加入多孔碳超声震荡,高温搅拌至有机溶剂挥发,烘干;加入三聚氰胺研磨,煅烧后得铁单原子纳米酶Fe-N-C SACs;
S2、啶虫脒适配体/铁单原子纳米酶反应体系的构建:
先将不同浓度的标准啶虫脒溶液与巯基修饰的适配体母液混合孵育,然后加入铁单原子纳米酶Fe-N-C SACs溶液反应,制得ACE aptamer/Fe-N-C SACs反应体系;
或,将巯基修饰的适配体母液与铁单原子纳米酶Fe-N-C SACs溶液混合反应,再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啶虫脒溶液进行孵育,制得ACE aptamer/Fe-N-C SACs反应体系;
S3、啶虫脒的标准曲线绘制:
在步骤S2所得反应体系中加入TMB溶液,再调节pH,反应后记录UV-Vis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不同浓度的标准啶虫脒溶液线性拟出标准曲线;
S4、啶虫脒浓度的测定:
S4-1、按照步骤S2的方法构建反应体系
取待测浓度的啶虫脒溶液与巯基修饰的适配体混合孵育,然后加入铁单原子纳米酶Fe-N-C SACs溶液反应;
或,将巯基修饰的适配体与铁单原子纳米酶Fe-N-C SACs溶液混合反应,再加待测浓度的标准啶虫脒溶液进行孵育;
S4-2、按照步骤S3的方法测试浓度
在所得反应体系中加入TMB溶液,再调节pH,反应后用TMB终止显色液终止反应,并记录UV-Vis吸光度;
将测得的吸光度代入步骤S3所得标准曲线中,即测得啶虫脒溶液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啶虫脒生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多孔碳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加热柠檬酸钾,将得到的黑色粉末浸泡在硫酸溶液中,搅拌过滤,将得到的多孔碳粉干燥后收集,得多孔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啶虫脒生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氯化亚铁、1,10-邻菲罗啉、多孔碳的用量比为0.5-07mmoL:2.5-3.5mmoL:250-350m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啶虫脒生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650-750℃,煅烧时间为0.5-1.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啶虫脒生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不同浓度的啶虫脒为200-12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啶虫脒生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巯基修饰的适配体母液、铁单原子纳米酶Fe-N-C SACs用量体积比为140-196:40-60;巯基修饰的适配体母液的浓度为8-12μM;铁单原子纳米酶Fe-N-C SACs溶液的浓度为0.4-0.9mg/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啶虫脒生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巯基修饰的适配体是通过在适配体5’末端核苷酸上化学修饰巯基得到,所述适配体序列为SEQ ID NO.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啶虫脒生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孵育温度为15-60℃,时间为15-25min;反应时间为10-15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啶虫脒生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TMB溶液的浓度为0.05-0.15mM,TMB溶液与反应体系的体积比为20-30:65-75。
10.一种SH-APT抑制Fe-N-C SACs-TMB比色纳米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氯化亚铁和1,10-邻菲罗啉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后加入多孔碳超声震荡,高温搅拌至有机溶剂挥发,烘干;加入三聚氰胺研磨,煅烧后得铁单原子纳米酶Fe-N-C SACs;将巯基修饰的适配体母液与铁单原子纳米酶Fe-N-C SACs溶液混合反应,即得所述SH-APT抑制Fe-N-C SACs-TMB比色纳米生物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78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