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套用于竹乡鸡品种鉴定的SNP位点引物组合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04291.4 | 申请日: | 2023-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2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章明;束婧婷;屠云洁;姬改革;盛中伟;刘一帆;单艳菊;巨晓军;肖芹;邹剑敏;卢永胜;戴利霞;卢新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和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C12Q1/6858;G16B2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5 | 代理人: | 陈彩霞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套 用于 竹乡鸡 品种 鉴定 snp 引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用于竹乡鸡品种鉴定的SNP位点引物组合及其应用。所述引物组合扩增选自ZX1位点到ZX8位点中的任意4到8种。采用本发明提供的SNP位点引物组合进行竹乡鸡品种鉴定时,只要有一个SNP位点基因型不符合竹乡鸡相应的基因型,即可完全排除该个体属于竹乡鸡;任选4个SNP位点组合,符合竹乡鸡基因型的判定概率即可达到98%以上。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可以有效打击市场假冒的竹乡鸡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禽品种鉴定方法,具体地,涉及一套用于竹乡鸡品种鉴定的SNP位点引物组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竹乡鸡是贵州省优良特色地方品种之一,产于贵州北部“楠竹之乡”赤水市,属于乌骨鸡系列。竹乡鸡主要特征是全身黑羽、乌皮、乌肉、乌骨,富含十八种氨基酸,据测定,竹乡鸡含谷氨酸3.60%、丙氨酸1.49%、缬氨酸1.10%、蛋氨酸0.68%、亮氨酸1.93%、异亮氨酸1.07%,比普通鸡高出1.7倍。竹乡鸡肉质鲜美、药用价值高、耐粗饲、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提高耐缺氧、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的喜爱。由于竹乡鸡的显著经济价值,市场上出现很多竹乡鸡与国内外其他品种乱杂乱配的冒充品种,这些品种体型外貌酷似竹乡鸡,消费者很难辨别,使广大养殖户利益受到损害,同时影响了竹乡鸡原种的保种与选育。
目前市场上鉴别竹乡鸡真伪的方法主要依靠外观观察,这种观察主观性较强,尤其在鉴定竹乡鸡与其他品种鸡杂种后代时,因其外貌相似,鉴定错误率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外观观察方式鉴定竹乡鸡错误率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套用于竹乡鸡品种鉴定的SNP位点引物组合及其应用,通过检测提供的竹乡鸡8个SNP位点的基因型来联合判断待测个体是否属于竹乡鸡。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可以准确鉴定竹乡鸡品种,有效打击市场上竹乡鸡地方品种的假冒伪劣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套用于竹乡鸡品种鉴定的SNP位点引物组合,所述引物组合扩增选自如下ZX1位点到ZX8位点中的任意4到8种:
各SNP位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所述SNP位点的筛选方法为:利用芯片对12个鸡种的55000个SNP位点进行筛选确定,根据每个品种跟其他品种对比,取差异最大的位点的集合,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前1%,最小等位基因频率0.4,缺失率0.2 进行筛选,确定68个SNP位点,优先选择竹乡鸡参考基因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为0或1,然后确定其他11个品种的每个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频率均值,再通过该均值与竹乡鸡每个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筛选等位基因频率差异较大的SNP位点,其他群体该等位基因频率为接近1或接近0的位点,最终确定用于竹乡鸡品种鉴定的8个SNP位点,
其中,所述12个鸡种包括竹乡鸡、乌蒙乌骨鸡、兴文乌骨鸡、乌蒙凤鸡、金湖乌凤鸡、丝羽乌骨鸡、黔东南小香鸡、矮脚鸡、高脚鸡、威宁鸡、哈伯德肉鸡和来航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SNP位点引物组合在竹乡鸡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具体地,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待测鸡基因组总DNA;
(2)根据所选SNP组合,利用对应的引物对分别进行PCR扩增;
(3)将PCR扩增产物测序后、判断基因型;
(4)根据基因型结果,判断个体是否属于竹乡鸡品种。
步骤(4)中具体判断方法为:如果所选SNP组合对应的基因型有一个不符合竹乡鸡对应的基因型,则判定该个体不属于竹乡鸡;如果所选至少4个SNP位点组合对应的基因型全部符合竹乡鸡对应的基因型,则根据贝叶斯定理判定该个体属于竹乡鸡的概率。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待测鸡的基因组DNA由该鸡种的个体翅静脉采血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和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和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042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