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单轨轨道交通的联动摆臂转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07634.2 | 申请日: | 2023-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3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骎;王磊;贾楸烽;朱正华;龚艳林;杨梅;郭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单轨 轨道交通 联动 转向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悬挂式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轨轨道交通的联动摆臂转向系统,旨在解决悬挂式轨道交通的转向变轨及转向变轨时转向架受力不均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可在水平面内摆动,以使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或第三摆臂对接;第一摆臂包括摆动梁、左走行板和右走行板;摆动梁可在水平面内摆动,左走行板和右走行板连接于摆动梁的下端并与摆动梁滑动连接;左走行板和右走行板可在竖直方向移动。本发明通过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的摆动对接实现转向变轨,通过可竖直移动的左走行板和右走行板避免因走行轮悬空导致的转向架受力不均致使转向架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悬挂式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轨轨道交通的联动摆臂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悬挂式轨道交通中,现有的转向系统多通过转辙机移动可动轨或可动芯设备依靠机械动作来完成轨道的强制变轨,以实现转向或换线。传统的轨道岔包括道岔梁、转辙机、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工作时,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来控制道岔的转辙,在完成转辙后,控制系统还需控制锁闭装置将可动部件锁止。现有的转向系统因干涉问题导致在变轨处缺少走行板,无法有效支撑走行轮通过,导致变轨时转向架受力不均匀使转向架变形以及过度挤压导向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单轨轨道交通的联动摆臂转向系统,以解决悬挂式轨道交通的转向变轨及转向变轨时转向架受力不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用于单轨轨道交通的联动摆臂转向系统,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可在水平面内摆动,以使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或第三摆臂对接,从而使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形成右导向通道或第一摆臂与第三摆臂形成左导向通道;导向轮与右导向通道抵接并沿右导向通道滚动或与左导向通道抵接并沿左导向通道滚动;第一摆臂包括摆动梁、左走行板和右走行板;摆动梁可在水平面内摆动,左走行板和右走行板连接于摆动梁的下端并与摆动梁滑动连接;左走行板和右走行板可在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摆臂还包括左伸缩推杆和右伸缩推杆;左伸缩推杆一端与摆动梁连接,另一端与左走行板连接,用于带动左走行板在竖直方向移动;右伸缩推杆一端与摆动梁连接,另一端与右走行板连接,用于带动右走行板在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用于单轨轨道交通的联动摆臂转向系统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横移件和第二横移件,第一横移件与第一摆臂卡接,第二横移件与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卡接;第一横移件和第二横移件均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第三摆臂同步摆动。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杆,限位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一横移件与限位杆滑动连接,并可沿限位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摆杆,第一摆杆上设置有第一长孔,第一横移件上设置有第一凸轴,第一凸轴插装于第一长孔并可沿第一长孔滑动;第一摆杆摆动以带动第一横移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摆杆,第二摆杆上设置有第二长孔,第二横移件上设置有第二凸轴,第二凸轴插装于第二长孔并可沿第二长孔滑动;第二摆杆摆动以带动第二横移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摆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铰接;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二摆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铰接;第一伸缩杆伸缩以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第一连杆带动第一摆杆摆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二摆杆摆动。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副摆杆和第二副摆杆;第一横移件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副摆杆上设置有第一副凸轴,第一副凸轴插装于滑动槽并可沿滑动槽滑动;第二副摆杆一端与第二横移件铰接,配置为在水平面内摆动以带动第二横移件在水平面内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076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