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径抗弯光纤的拉丝制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85159.0 | 申请日: | 202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9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涛;李应剑;贾龙;王燕伟;罗建;向磊;蒋晓君;吴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27 | 分类号: | C03B37/027;C03B37/029;C03C25/26;C03C25/105;C03C25/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陈航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径抗弯 光纤 拉丝 制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径抗弯光纤的拉丝制备系统,包括加热炉;加热炉内设有若干石墨件,加热炉的上部设有石墨炉上部密封腔,加热炉的下部设有石墨炉下部密封腔;预制棒的顶部与驱动组件相连;石墨炉下部密封腔的出口处设有光纤位置测定仪,位于光纤位置测定仪的下方依次设有干燥气体腔、裸光纤测径仪、涂覆模具、涂覆光纤测径仪、第一UV固化灯和第二UV固化灯;从第二UV固化灯导出的光纤依次绕过底部轮、第一牵引轮、张力轮、第二牵引轮并缠绕于收线滚筒上,张力轮上安装有张力传感器。本发明具备光纤强度检验功能,在拉丝过程中进行光纤强度检验,能够发现光纤强度问题,提高光纤生产质量和效率,降低光纤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径抗弯光纤的拉丝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传输相对于普通铜缆的无线传输来说具有带宽高,损耗低,质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光纤传输光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光的全反射要求光纤不能有小半径的弯曲,因光纤的弯曲会破坏全反射条件,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和应用中,必须要进行小半径弯曲,同时,随着集成化技术的发展,对设备的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开发尺寸更小,性能优异的光纤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现在主流的光纤拉丝设备制备的光纤直径都是包层直径125um,涂覆直径245um的光纤,若将该拉丝设备直接用于小直径抗弯光纤的拉丝,则不能保证光纤的光学参数和几何参数合格,生产良品率低。
同时,现在很多光纤拉丝炉使用了氩气,加热方式采用了感应加热,虽然氩气价格便宜,感应炉反应快,但是裸光纤的波动都比较大,无法达到特种光纤的要求。同时,光纤拉丝过程中,光纤的强度无法检验,只有在拉丝结束后,使用光纤复绕机进行光纤强度检验,一旦光纤强度差,将直接将整卷光纤废弃。质量和效率无法保证,造成严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细径抗弯光纤的拉丝制备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细径光纤生产效率低且质量不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细径抗弯光纤的拉丝制备系统,其包括加热炉;加热炉内设有若干石墨件,加热炉的上部设有密封加热炉和预制棒的石墨炉上部密封腔,加热炉的下部设有石墨炉下部密封腔;预制棒的顶部与驱动组件相连,驱动组件驱动预制棒在加热炉内竖直向下移动;石墨炉下部密封腔的出口处设有光纤位置测定仪,位于光纤位置测定仪的下方依次设有干燥气体腔、裸光纤测径仪、涂覆模具、涂覆光纤测径仪、第一UV固化灯和第二UV固化灯;从第二UV固化灯导出的光纤依次绕过底部轮、第一牵引轮、张力轮、第二牵引轮并缠绕于收线滚筒上,张力轮上安装有张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石墨炉上部密封腔的一侧设有第一氦气通入口。
进一步地,石墨炉下部密封腔内设有Y形桶,Y形桶的上端连通加热炉,Y形桶的下端出口处安装有挡板。
进一步地,干燥气体腔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氦气通入口,其下端开设有干燥气体入口;干燥气体腔内设有沿光纤外围分布的冷却管,冷却管上的冷却液入口开设于干燥气体腔下部,冷却管上的冷却液出口开设于干燥气体腔的上部。
进一步地,涂覆模具通过第一涂覆层涂料供给管和第二涂覆层涂料供给管分别与第一涂覆层涂料罐和第二涂覆层涂料罐连通;第一涂覆层涂料罐与第一涂覆层压缩空气供给连通,第二涂覆层涂料罐与第二涂覆层压缩空气供给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涂覆层涂料供给管和第二涂覆层涂料供给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第一涂覆层涂料罐和第二涂覆层涂料罐内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馈送伺服电机、馈送夹头和精密丝杆;馈送伺服电机安装于支撑架上,精密丝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馈送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精密丝杆的自由端穿过馈送夹头的支撑臂并与支撑架的底板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精密丝杆与馈送夹头的支撑臂螺纹连接,所述馈送夹头通过支撑臂固定于支撑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85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瓿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紫外光固化漆酚基超支化超双疏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