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式制瓶机第四工位的伺服钳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89996.0 | 申请日: | 2023-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9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邓家辉;蔡志相;邓智;郭云飞;刘虎;范生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楚大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9/447 | 分类号: | C03B9/447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江能 |
地址: | 44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式制瓶机 第四 伺服 机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回转式制瓶机第四工位的伺服钳瓶机构,涉及制瓶机技术领域,包括:竖直设置的升降支撑部件,其底部固定于制瓶机的底座;伺服传动部件,其固定端水平固定于升降支撑部件,其伸出端朝向底座的中心轴,且伸出端设置减速机;钳瓶旋臂部件,其一端固定于减速机的输出端,并在减速机的控制下摆动;钳瓶部件,其竖直固定于钳瓶旋臂部件的另一端,所述钳瓶部件包含扶瓶气缸、扶瓶头、钳瓶气缸和钳瓶夹具,所述扶瓶气缸控制扶瓶头升降并在开模时控制扶瓶头罩住瓶罐的瓶口;所述钳瓶气缸控制钳瓶夹具升降并夹持瓶罐。本申请的伺服钳瓶机构,能够实现玻璃瓶罐从回转式制瓶机的第四工位钳移到输瓶机的停止板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瓶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式制瓶机第四工位的伺服钳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回转式制瓶机是用多个成型模来交替成型瓶罐,其中用四个成型模来成型瓶罐的回转式制瓶机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四个成型模对应一个初型模),四个成型模对称地分布在回转式制瓶机转盘上,通过转盘做圆周回转运动,四个成型模与一个初型模进行瓶罐的交替成型。
如图1所示,在实际生产中,回转式制瓶机都是多组并联起来生产,根据制瓶产量需求,可以灵活采用2组、3组、4组的并联方式生产,每组制瓶机成型的瓶罐都要钳送到一台输瓶机对应的停止板308上,在停止板308上冷却定型后,再通过拨瓶机构将瓶罐拨到网带306上,通过做直线运动的网带306将瓶罐送至退火炉307中,进行退火处理。
如图2所示的回转式制瓶机多组并联生产布局图,在成型转盘上,第一工位301是成型工位,第二工位302是冷却工位,第三工位303和第四工位304是瓶罐钳出工位,各工位与停止板308相对位置关系见图示。当玻璃瓶罐在制瓶机上的成型模内成型完毕后,转盘305转至第三工位303后,使得停止板中心线与成型模的两半模对称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即图中开模中心线309,成型模开关机构将成型模的两半模打开一定角度,瓶罐可以从打开的两半模之间的空隙中沿开模中心线309直线钳出,移送到输瓶机的停止板308上进行冷却定型,最后通过网带306送至退火炉307中,进行退火处理。这也是目前传统行列式制瓶机和回转式制瓶机(三工位钳瓶)采用的钳瓶方式。
根据瓶罐成型工艺需要,有的瓶罐需要成型模在转盘305上第四工位304钳出,而当转盘305转至第四工位304时候,成型模两半模开模形成的空隙不再正对于输瓶机的停止板308,此时停止板308中心线与第四工位304的成型模的两半模对称中心线成90度,成型模两半模反而会阻碍瓶罐钳出,要将瓶罐钳移到输瓶机的停止板308上就非常困难,不容易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式制瓶机第四工位的伺服钳瓶机构,能够实现玻璃瓶罐从回转式制瓶机的第四工位钳移到输瓶机的停止板上。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式制瓶机第四工位的伺服钳瓶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升降支撑部件,其底部固定于制瓶机的底座;伺服传动部件,其固定端水平固定于升降支撑部件,其伸出端朝向底座的中心轴,且伸出端设置减速机;钳瓶旋臂部件,其一端固定于减速机的输出端,并在减速机的控制下摆动;钳瓶部件,其竖直固定于钳瓶旋臂部件的另一端,所述钳瓶部件包含扶瓶气缸、扶瓶头、钳瓶气缸和钳瓶夹具,所述扶瓶气缸控制扶瓶头升降并在开模时控制扶瓶头罩住瓶罐的瓶口;所述钳瓶气缸控制钳瓶夹具升降并夹持瓶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支撑部件包含调节螺母、升降螺杆、升降管柱和底座套筒,所述调节螺母竖直设置,所述升降螺杆螺纹匹配于调节螺母;所述升降管柱和底座套筒同轴套设在升降螺杆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支撑部件还包含调节轴、调节伞齿轮和从动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同轴固定于升降螺杆的顶端,所述调节伞齿轮同轴套设于调节轴,且调节伞齿轮啮合于从动伞齿轮;当调节轴转动时,通过调节伞齿轮和从动伞齿轮带动升降螺杆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楚大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楚大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89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善胎肩耐久性能的宽体车轮胎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低强度冲击波治疗仪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