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件入模接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95583.3 | 申请日: | 2023-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3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知硕;吴琳琅;单垄垄;高畅;林磊;王丽丽;李晓林;李想;杨晓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0;B21D4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入模接料 装置 | ||
1.一种工件入模接料装置,包括设置在镦制设备上的冲模组件(1)和主模组件(2),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模组件(1)包括冲模套(11)、以及设置在所述冲模套(11)内的冲模垫块(12)和冲模构件,所述冲模垫块(12)与所述冲模构件之间预留有间隙;
所述冲模构件包括冲模套筒(13)和冲模(14),所述冲模(14)设置在所述冲模套筒(13)内,且两者间隙配合,所述冲模(14)端部通过第一弹性元件(15)与所述冲模垫块(12)抵接,所述冲模(14)可在所述冲模套筒(13)内沿轴向移动;
所述主模组件(2)包括主模套构件,所述主模套构件内设有主模顶杆(24)和顶紧构件,所述主模顶杆(24)与所述顶紧构件相抵接,所述顶紧构件与所述主模套构件之间设有阻力元件(28),以提供摩擦阻力;
所述主模顶杆(24)、所述顶紧构件和所述阻力元件(28)沿所述主模套构件设置方向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入模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模垫块(12)靠近所述冲模(14)端的端部内置有容置槽(16),且所述容置槽(16)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5)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件入模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5)的初始状态长度等于所述容置槽(16)的深度与所述间隙的宽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件入模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模套构件包括主模套(2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模套(21)内的主模芯(22)和主模垫块(23);
所述主模芯(22)靠近所述冲模(14)端的端部设有与工件(3)外形对应的型腔,所述主模芯(22)内置有与所述型腔连通的贯穿通道,所述主模顶杆(24)对应设置在所述贯穿通道内,所述主模顶杆(24)与所述主模芯(22)间隙配合,且沿所述贯穿通道轴向移动;
所述主模垫块(23)内设有与所述贯穿通道对应的行进通道,所述顶紧构件设置在所述行进通道内,所述顶紧构件与所述主模顶杆(24)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件入模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进通道包括一直径相同的过孔;
所述顶紧构件包括第一顶棒(25),所述第一顶棒(25)对应设置在所述行进通道内,所述第一顶棒(25)的外壁周向开设有凹槽(210),所述阻力元件(28)套设在所述凹槽(210)内,所述阻力元件(28)与所述主模垫块(23)之间形成压应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件入模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进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内孔和第二内孔,所述第一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径;
所述顶紧构件包括顶紧块(26)和第二顶棒(27),所述顶紧块(26)与所述第二顶棒(27)为分体结构设置,所述顶紧块(26)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孔内,所述第二顶棒(27)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内孔内;
所述阻力元件(28)为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顶紧块(26)与所述主模垫块(23)的内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件入模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弹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5)的弹性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件入模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模(14)靠近所述工件(3)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一凸起部(17),所述第一凸起部(17)与所述工件(3)的一端部设有的第一凹陷部对应设置;
所述主模顶杆(24)靠近所述工件(3)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凸起部(29),所述第二凸起部(29)与所述工件(3)的另一端部设有的第二凹陷部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入模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模套筒(13)的中心位置设有可容纳所述冲模(14)的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贯穿所述冲模套筒(13)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工件入模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体为阶梯状结构,所述容纳腔体远离所述工件(3)的一端端口直径大于其另一端口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55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板材机加工的除杂及定距切割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白色垃圾焚烧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