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煤车与煤塔的联锁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37790.0 | 申请日: | 202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5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勇;张伦原;王甲;胡祖军;吴朝宪;杨灼铜;祁豫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1/00 | 分类号: | C10B41/00;C10B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之律师事务所 31378 | 代理人: | 刘志华 |
地址: | 40125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车 联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煤车与煤塔的联锁系统及方法,其中,煤塔的物料开关装设在塔身。装煤车的装煤车控制组件包括料位计和行车控制单元。定位组件包括设于煤塔的第一定位件和装设于装煤车上的第二定位件。控制模块分别与物料开关、料位计、行车控制单元和第二定位件通信连接。其中,当装煤车移动至固定装填位置时,第二定位件分别向行车控制单元和控制模块发送固定装填位置信息,行车控制单元随即控制装煤车停止行走,控制模块控制物料开关开始装填;直到料位计检测到装煤车内的物料量到阈值,控制模块向物料开关发出关闭指令,装煤车完成物料装填并离开固定位置。本发明使用前述系统的方法,实现装煤车与煤塔的联锁设置,保证生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煤车与煤塔的联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焦炭生产过程主要是将备煤车间送来的配合煤装入煤塔,继而装煤车按作业计划从煤塔取煤后送入炭化室内进行炭化。煤料在炭化室内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炼制成焦炭并产生荒煤气。装煤时产生的烟气,通过集尘干管输送至地面站,经除尘净化后排入大气。整个加工过程中粉煤输送技术是其关键技术之一,粉煤原料输送是否顺利将直接影响气化炉的转化及处理效率,同时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目前,装煤车取煤过程是装煤车行驶到煤塔对应位置后停稳,装煤车触摸屏显示位置信息和“煤塔漏嘴关严”信号,操作工操作触摸屏的取煤开关自动取煤。如若煤塔漏嘴打开,则触摸屏“煤塔漏嘴关严”信号消失;当煤斗料位计满了煤塔漏嘴自动关闭,则装煤车触摸屏“煤塔漏嘴关严”信号重新出现。此时装煤车离开煤塔,其位置信息和触摸屏上的“煤塔漏嘴关严”信号消失。但是现有的上的“煤塔漏嘴关严”信号只是在操作台触摸屏显示,而不参与控制。如果“煤塔漏嘴关严”信号没及时出现时,装煤车就被控制开走后,这会引起煤塔的煤从未关严的漏嘴漏出,导致生产出现严重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煤车与煤塔的联锁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装煤车与煤塔不能实现联动联锁设置,导致取煤过程中装煤车行走的控制方式不合理所引发的浪费或生产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煤车与煤塔的联锁系统,包括:
煤塔,包括塔身和物料开关,所述物料开关装设在所述塔身上;
装煤车,包括车身和装煤车控制组件,所述装煤车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装煤车控制组件包括料位计和行车控制单元;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煤塔的所述塔身的第一定位件和装设于所述装煤车的所述车身上的第二定位件;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于所述煤塔上,分别与所述物料开关、所述料位计、所述行车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定位件通信连接;
其中,当所述装煤车移动至固定装填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实现对接、并分别向所述行车控制单元和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所述固定装填位置信息,所述行车控制单元随即控制所述装煤车停止行走,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物料开关发送开启指令,所述煤塔打开所述物料开关向所述装煤车开始装料,直到所述料位计检测到所述装煤车内的物料量达到阈值、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出阈值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阈值信号并向所述物料开关发出关闭指令、和向所述装煤车控制组件发出装料结束信号,所述装煤车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装煤车结束物料装填并离开所述固定位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信号传输单元、第一信号处理单元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分别与所述定位组件、所述料位计、所述行车控制单元和所述物料开关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单元获取并处理所述第二定位件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单元获取并处理所述料位计发送的信号。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的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单元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单元为通用处理器,所述信号传输单元采用无线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37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