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发光模组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759113.9 | 申请日: | 202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2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卢军;熊永福;邢沈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亿晶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G01M11/02;G01R31/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宏创有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37 | 代理人: | 黄培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发光 模组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LED发光模组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灯具检测技术的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灯光亮度信息;判断灯光亮度信息是否大于基准亮度值;若不大于,则定义该串联模组为异常模组;于异常模组确定后控制隔板沿固定方向移动以形成与各发光二极管对齐检测区域;控制供电组件依次与各发光二极管连接并获取区域亮度信息;判断区域亮度信息所对应的亮度值是否大于基准亮度值;若大于,则定义该发光二极管为正常二极管;若不大于,则定义该发光二极管为异常二极管;根据正常二极管以及异常二极管进行计数以确定检测数量信息,且于检测数量信息与串联数量一致时控制遮盖设备继续移动检测。本申请便于用户得知LED发光模组的损坏情况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灯具检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ED发光模组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LED发光模组就是将一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按规则排列在一起再封装起来,加上一些防水处理组成的产品。
相关技术中,常见的LED发光模组为LED显示屏,将各发光二极管进行阵列排布后进串联连接或独立连接,以实现显示屏通电后各个点位的发光二极管均能通电,从而使得显示屏整体能够播放对应的显示内容。而一旦其中的部分发光二极管出现损坏,容易出现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不够完整的情况,有可能出现无法表达所需显示的内容的情况。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多个发光二极管进行串联时,一旦其中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出现损坏,则串联的发光二极管均无法点亮,此时用户无法得知LED发光模组的具体损坏情况,从而不便于后续对其进行维修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用户得知LED发光模组的损坏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LED发光模组检测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LED发光模组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LED发光模组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通电状态信号;
于通电状态信号与预设的得电状态信号一致时控制预设的遮盖设备沿预设的检测路径移动,并于遮盖设备与串联模组对齐时获取灯光亮度信息;
判断灯光亮度信息所对应的亮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基准亮度值;
若灯光亮度信息所对应的亮度值大于基准亮度值,则定义该串联模组为正常模组;
若灯光亮度信息所对应的亮度值不大于基准亮度值,则定义该串联模组为异常模组;
于异常模组确定后控制遮盖设备停止移动,并控制预设于遮盖设备上的各隔板沿预设的固定方向移动抵接于串联模组以形成与各发光二极管一一对齐的检测区域;
控制预设的供电组件沿预设的检测方向依次与各发光二极管连接并获取区域亮度信息;
判断区域亮度信息所对应的亮度值是否大于基准亮度值;
若区域亮度信息所对应的亮度值大于基准亮度值,则定义该发光二极管为正常二极管;
若区域亮度信息所对应的亮度值不大于基准亮度值,则定义该发光二极管为异常二极管;
根据正常二极管以及异常二极管进行计数以确定检测数量信息,且于检测数量信息与预设的串联数量一致时控制遮盖设备继续移动检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通电状态信号以判断LED发光模组是否得电,于得电情况下控制遮盖设备移动以对每个串联模组进行遮盖检测,当遮盖设备与串联模组对齐时,串联模组与外部灯光隔离,此时通过判断亮度情况可得知该模组是否正常发光,当未正常发光时,可控制隔板移动以对模组中每个发光二极管进行单独通电检测,从而能够得知单个串联模组中每个发光二极管的损坏情况,以便于用户得知LED发光模组的整体损坏情况。
可选的,于异常二极管确定后,LED发光模组检测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亿晶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亿晶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59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