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菌除异味复合功能聚酰胺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91876.1 | 申请日: | 2023-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7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鸣;廉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广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4 | 分类号: | D01F6/94;D01F1/10;D01D5/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川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73 | 代理人: | 李红丽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菌 异味 复合 功能 聚酰胺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抗菌除异味复合功能聚酰胺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是以聚酰胺酯高聚物为基体,将负载金属氧化物的壳聚糖纳米微球与聚酰胺酯粉体充分混合,经双螺杆造粒制成含有负载金属氧化物壳聚糖纳米微球的聚酰胺酯母粒,将所制得的聚酰胺酯母粒与基体的切片进行混合,然后经过熔融纺丝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除异味复合功能聚酰胺酯纤维,其特征是,所述的聚酰胺酯高聚物基体是指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己内酰胺嵌段共聚形成聚合物,其中己内酰胺含量为8.0%~30%,特性粘数为0.60~0.85,熔点为210~2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菌除异味复合功能聚酰胺酯纤维,其特征是,所述的负载金属氧化物的壳聚糖纳米微球是氧化锌—壳聚糖复合材料,其粒径为2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菌除异味复合功能聚酰胺酯纤维,其特征是,纤维纤度0.6~10.0dtex。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抗菌除异味复合功能聚酰胺酯纤维,其特征是,所纺制的聚酰胺酯纤维回潮率为1.0%,对金黄色普通球菌、大肠杆菌抑菌率大于99%,对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大于90%,其断裂强度在2.2cN/dtex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抗菌除异味复合功能聚酰胺酯纤维,其特征是,聚酰胺酯粉体直径为10~50μm。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抗菌除异味复合功能聚酰胺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负载金属氧化物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分散剂、聚酰胺酯粉体进行充分混合,其中负载金属氧化物的壳聚糖纳米微球10~40份,分散剂3~10份,聚酰胺酯粉体50~80份;
(2)、将含有负载金属氧化物壳聚糖纳米微球的聚酰胺酯粉体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造粒,得到含有负载氧化锌壳聚糖纳米微球的聚酰胺酯母粒;
(3)、将制得的含负载金属氧化物壳聚糖纳米微球的聚酰胺酯母粒按一定比例添加到聚酰胺酯切片中,然后进行熔融纺丝,得到具有抗菌除异味复合功能聚酰胺酯纤维,其中含负载金属氧化物壳聚糖纳米微球的聚酰胺酯母粒的添加量为5%~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抗菌除异味复合功能聚酰胺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聚酰胺酯母粒中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含量为10%~30%,氧化锌含量为10%~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抗菌除异味复合功能聚酰胺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分散剂为羧基改性蜡和乙烯基双硬脂酰胺混合物,质量份数比为1:2。
10.具有抗菌除异味复合功能聚酰胺酯纤维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家纺填充、服装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广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广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918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