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功率音频放大芯片抑制电路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68893.5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5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靳怡;马宁;程金传;王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蓝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积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0 | 代理人: | 李嘉怡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公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音频 放大 芯片 抑制 电路 架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功率音频放大芯片抑制电路架构,其包括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集成功放芯片、电源系统、主系统、扬声器和‘POP’声抑制电路,且电源系统电性输出连接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集成功放芯片,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集成功放芯片双向电性连接主系统,‘POP’声抑制电路电性输出连接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集成功放芯片,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集成功放芯片电性输出连接扬声器,解决了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的集成小功率功放芯片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功率音频放大芯片抑制电路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音频系统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音频系统的主要包含喇叭、音源、功放等主要部件,理想的电源上电顺序通常是音频芯片先上电,功放随后,理想断电顺序相反。
基于市面上大多数小功率音频芯片及功放芯片的输出在上电和断电过程中不稳定,因此音频系统在上电和掉电的瞬间,由于内部电路不能马上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而导致产生‘POP’爆破音,进而对扬声器可能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并给用户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市面上虽然已有专门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出现的内置‘POP’声抑制单元的集成小功率功放芯片,但是其价格普遍偏高,大大增加了产品硬件设计成本,因此现阶段大多数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的集成小功率功放芯片仍然是众多音频工程师的首选方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小功率音频放大芯片抑制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功率音频放大芯片抑制电路架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功率音频放大芯片抑制电路架构,其包括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集成功放芯片、电源系统、主系统、扬声器和‘POP’声抑制电路,且电源系统电性输出连接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集成功放芯片,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集成功放芯片双向电性连接主系统,‘POP’声抑制电路电性输出连接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集成功放芯片,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集成功放芯片电性输出连接扬声器,‘POP’声抑制电路包括两种晶体管Q6和Q9、电阻R72、电阻R87和电阻R75。
优选的,所述Q9为NPN三极管,其型号选择包括但不限于MMBT3904。
优选的,所述Q6为PMOS管,其型号选择包括但不限于AO3407A。
优选的,所述R72为PMOS管栅极上拉电阻。
优选的,所述R87为三极管栅极下拉电阻。
优选的,所述R75为输入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当主系统中收到开机信号时‘POP’声抑制电路开始工作,通过改变主系统与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集成功放芯片的上电顺序,从而达到抑制开关机‘POP’声的目的,且利用两种晶体管Q6和Q9相互作用,便可达到抑制音频系统在应用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的集成小功率功放芯片时上电和掉电的瞬间产生‘POP’爆破音的问题,因此仅采用两颗晶体管便解决无内置‘POP’声抑制单元的集成小功率功放芯片的缺陷,使系统不仅可以达到与使用内置‘POP’声抑制单元的集成小功率功放芯片一样的抑制效果,且进一步大大降低了产品设计端的成本,并解决了音频系统在上电和掉电的瞬间由于内部电路不能马上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而导致产生‘POP’爆破音导致产生‘POP’爆破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POP’声抑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蓝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蓝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688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