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入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22408.8 | 申请日: | 202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06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俞丁山;张成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入壳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设有铆接平台;第一翻转机构,用于翻转电池外壳;第一输送滑台,第一输送滑台设于第一翻转机构和第一支撑架之间,用于将电池外壳输送至第一支撑架上的抓取位;抓取机构,设于第一支撑架,包括移动机构和与移动机构相连的抓取件,抓取件用于从抓取位抓取电池外壳,移动机构适于带动抓取件和电池外壳从抓取位移动至铆接平台的上方;移栽机构,设于第一支撑架,移栽机构适于驱动电池外壳向电芯模组的方向运动,并将电芯模组装配至电池外壳内。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小设备占用空间,并提高电池外壳与电芯模组的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入壳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越来越多的进入大众视野。动力电池包括电芯模组以及外壳,其生产流程包括将电芯模组与电池外壳的装配、装配尺寸的检测、电芯模组与电池外壳的铆接等一系列步骤,相关技术中,用于安装电池外壳和电芯模组的设备整体机构冗余庞大,空间利用率低,安装效率低,且安装调试与日常保养维护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壳设备,用以实现减小设备整体占用空间,并提高电池外壳和电芯模组的装配效率。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入壳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铆接平台;第一翻转机构,用于翻转电池外壳;第一输送滑台,所述第一输送滑台设于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和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用于将翻转后的所述电池外壳输送至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抓取位;抓取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移动机构和与所述移动机构相连的抓取件,所述抓取件用于从所述抓取位抓取所述电池外壳,所述移动机构适于带动所述抓取件和所述电池外壳从所述抓取位移动至所述铆接平台的上方;移栽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移栽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电池外壳向所述电芯模组的方向运动,并将所述电芯模组装配至所述电池外壳内。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入壳设备,利用第一翻转机构将电池外壳翻转至开口朝下,然后通过第一输送滑台输送至移栽机构的抓取位,再通过移动机构将电池外壳抓取至铆接平台的上方,此时电芯模组位于铆接平台上,然后抓取件和电池外壳在移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向电芯模组的方向移动,然后在移栽机构的带动下使电池外壳包裹于电芯模组的外部,从而实现电池外壳与电芯模组的装配,整体结构较为紧凑,可减小设备的空间占用率,并提高电池外壳与电芯模组的装配效率。
另外,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入壳设备,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壳设备还包括:第二输送滑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用于将电芯模组输送至所述铆接平台。
电芯模组通过第二输送滑台输送至铆接平台上,此时电池外壳位于电芯模组的正上方,然后移栽机构驱动电池外壳向电芯模组的方向移动,最终使电芯模组能够装入电池外壳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固定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用于固定所述电池外壳;夹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相对两端,用于夹持所述电池外壳,并带动所述电池外壳上升或下降;翻转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用于驱动所述固定组件翻转,并带动所述电池外壳翻转。
电池外壳初始状态开口朝上,电池外壳通过第一支撑架上的固定组件固定后,利用夹持组件夹持住电池外壳的相对两侧,并带动电池外壳上升运动,然后再利用翻转组件将电池外壳翻转至开口朝下,以便于电池外壳与电芯模组进行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224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