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建图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320649647.1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52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丁璜;陈佳德;段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相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86 | 分类号: | G01S17/86;G01C2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渣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6 | 代理人: | 冯海玉 |
地址: | 511466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雷达 传感器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雷达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建图单元,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电路板安装在安装基板上,电路板集成有主控CPU以及与主控CPU连接的惯性测量单元,外壳上嵌装有激光雷达传感器,激光雷达传感器与主控CPU数据通讯。本实用新型,改变目前激光雷达传感器通过通讯排线连接到算法板:将主控CPU、惯性测量单元以及激光雷达传感器整合到一起并且实现通讯,并增加惯性测量单元,将激光雷达传感器直接与主控CPU通讯连接成为了一个整合的模块,使用集成的IMU的原始数据用于雷达传感器的畸变矫正,使得数据变得更加真实可靠,解决了目前激光雷达在运动过程中的数据畸变问题。并且将SLAM算法集成到单元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雷达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建图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移动机器人的SLAM(建图和定位)解决方案大体采用的是激光雷达传感器,SLAM算法板,多个运动控制板的分立(开)模块搭建而成。
由于SLAM算法板和多个运动控制板的分立(开),数据通过多个主控的数据传输,会存在一定的延时,会给算法的数据对齐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且激光雷达传感器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数据畸变,传统的做法是通过通讯排线连接到SLAM算法板,通过算法板融合IMU和里程计再做畸变矫正,存在时间对齐的问题,矫正效果存在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建图单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建图单元,应用于移动机器人或移动底盘,包括安装基板、外壳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安装基板上,所述外壳与安装基板转动安装,且盖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集成有主控CPU以及与主控CPU连接的惯性测量单元,所述外壳上嵌装有激光雷达传感器,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与主控CPU数据通讯。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还集成有与主控CPU连接的WiFi模块,用于电路板与用户端通讯。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还集成有与主控CPU线程连接的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内存模块和闪存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还集成有与主控CPU线程连接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安装在安装基板上,且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云台,所述外壳安装在云台上。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集成有与主控CPU连接的电源模块和用户接口,所述用户接口与电源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接口包括USB接口、UART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还集成有与主控CPU连接的LED指示灯。
进一步的,惯性测量单元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基板上具有安装区,用于安装备用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基板上还具有安装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改变目前激光雷达传感器通过通讯排线连接到算法板:将主控CPU、惯性测量单元以及激光雷达传感器集成在一处/整合到一起并且实现通讯,并通过增加惯性测量单元,将激光雷达传感器直接与主控CPU通讯连接成为了一个整合的模块,使用集成的IMU的原始数据用于雷达传感器的畸变矫正,从而使得数据变得更加真实可靠,解决了目前激光雷达在运动过程中的数据畸变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相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相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49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线缆管封堵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密封尺寸的生物密闭阀